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举的意思、疏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举的解释

逐条列举。 汉 贾谊 《治安策》:“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文献通考·经籍十七》:“其中所録诸家跋语,有昭然伪妄而不能辨者,不暇疏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疏举(shū jǔ)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均与古代政治制度相关:

  1. 上奏章列举陈述: 指臣子向君主呈递奏章(“疏”),在其中系统地列举事实、陈述意见或提出建议(“举”)。这是一种正式的进谏或汇报方式。例如,官员可能“疏举”地方利弊、官员得失或政策建议。

    •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收录该词条,释义为“上疏列举陈述”。
    • 来源依据: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解释“疏”作为“分条陈述”的动词义项时,可涵盖此类用法。
  2. 疏漏举荐: 指在举荐人才或检举过失时有所遗漏或疏忽(“疏”),未能全面或恰当地进行推荐或揭发(“举”)。这层含义强调行为的不完备性。

    • 来源依据: 《辞源》(商务印书馆)在相关义项中解释,“疏”有“疏忽、不周密”之意,“举”有“推荐、检举”之意,组合起来可指举荐或检举时的疏漏。

总结与使用场景: “疏举”是一个典型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使用场景主要局限于描述古代的政治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疏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逐条列举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指对事物或观点进行分条陈述。例如汉代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到“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意为难以逐一列举所有不合理的行为。此用法在古籍文献中较为常见,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

  2. 理顺与整理
    部分现代解释将“疏”理解为疏通、整理,“举”为挑选或提起,组合后引申为清理杂乱事物或梳理思路。例如整理房间、筛选重要信息等场景。


二、字义分解


三、使用场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治安策》等原文或相关解析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蚌镰包青天别管冰茶拨喇喇残兵败将乘风转舵处画大风歌胆寒发竪断舌蹲守赴水膏粱纨褲鬼吏海堤汗慄黑黝黝诃梨怛鸡彟矩笺注叫聒诘谯激沟津门亭禁瘆积直眷好举息空宇乐哈哈聊尔尔鳞浪落雁旅泛芒乎木雕南窗牛湩怒呺片鳞只甲僻时欠雅侨家奇风异俗轻金属七星灯衢逵刹柱升黜十才子私尊松江挑战者文笔雾岚相扑手湘山祠嚣阗翕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