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处画的意思、处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处画的解释

计议;谋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輒拒塞,未与处画。” 宋 欧阳修 《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你部里亦要差的当人员,侦探边事虏情,从实奏报,以俟朝廷处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处画”在汉语中属于历史词汇,原义指对事务的筹划与安排,最早见于《晋书·杜预传》“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輙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於事而慎於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当时论者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唯秘书监挚虞赏之曰:『左丘明本为《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其中“处画”指杜预处理政事时的谋略(来源:《汉语大词典》)。

该词在《资治通鉴》中亦有引申用例,如“处画机宜”指根据形势制定策略,强调动态决策过程(来源: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现代语境中,“处画”多用于文献研究或历史论述,如学者分析古代军事策略时,会评价将领“善处画”以突显其统筹能力(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需要注意的是,“处画”属于文言色彩较重的词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周密筹划”的核心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处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文献用例

  1.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刘琦欲向诸葛亮请教自保之策,但诸葛亮“未与处画”,即未参与谋划。
  2. 欧阳修《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
    描述程公性格沉稳,“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体现其周密筹划的特点。
  3. 明代张居正奏疏:
    提到需派人侦查边事,“以俟朝廷处画”,指等待中央决策。

其他语境注意

“处画”属文言词汇,多用于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议结合上下文明确其“谋划”含义,避免与现代口语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播郎鼓不好惹彩轿长山潮信尺波呆才料带刺儿邓拓贰日恶孰额征风船缝制富愈干赏公害孤胆韩信禾把狠刚横加横躺竖卧喝月花枝洄波尖奴疾脉季母酒兵句会涳濛了无惧色利名场陋制率刻芒背抿耳拏堂鸟服拟规画圆女教俳歌器长起居舍人秦始皇蜷曲散秩洒濯绳床神工鬼斧恃勇轻敌赎缣熟套堂司外宗违欠象正小米面歇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