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蜀箋的意思、蜀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蜀箋的解釋

亦作“ 蜀牋 ”。自 唐 以來 蜀 地所制精緻華美的紙的統稱。 唐 僧鸾 《贈李粲秀才》詩:“十軸示餘三百篇,金碧爛光燒 蜀 牋。” 明 陳子龍 《豔歌行》:“春燕剪 越 素,秋鴻征 蜀 箋。”《剪燈馀話·賈雲華還魂記》:“生聞之,手舞足蹈,不任歡情。因以 蜀 箋寫所賦《夏景閨情》十首,為小引於前以答娉。”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後禦容》詩:“妙畫臨 吳 絹,清詞灑 蜀 牋。”參閱 元 費著 《蜀箋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蜀箋是古代中國蜀地(今四川地區)特産的精緻紙張,自唐代起便以工藝精湛、質地優良著稱,主要用于題詩、書信等雅緻用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曆史
    蜀箋泛指唐代以來蜀地制作的華美紙張,其質地細膩光滑,被視為書寫材料中的上品。唐代文獻如李肇《周史補》記載了蜀箋的多種類型,包括麻面、屑骨、金花等,其中“魚子箋”因紋理獨特備受贊譽(陸龜蒙曾以“霜粒細鱗鱗”形容其質感)。

  2. 種類與工藝
    蜀箋包含多個品種,如十色箋、魚子箋、薛濤箋等。其中薛濤箋為唐代女詩人薛濤改良的小幅彩箋,屬蜀箋分支,但蜀箋整體範疇更廣。明代蜀王府每年還會特制貢箋,選用錦江玉女津水造紙,凸顯其工藝傳承。

  3. 文化象征意義
    蜀箋不僅是實用紙張,更成為文學雅事的象征。成語“蜀箋”常被用來比喻文辭精美的書信或文章,如清代唐孫華詩中提及以蜀箋書寫閨情詩作,體現其承載情感表達的功能。

  4. 與薛濤箋的區别
    需注意蜀箋與薛濤箋并非等同。蜀箋是蜀地各類優質紙的總稱,而薛濤箋專指薛濤創制的深紅小彩箋,屬于蜀箋中的名品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蜀箋》的意思

《蜀箋》指的是古代蜀地(今四川省)出産的一種特殊品質的紙張。它以其細膩光滑、質地堅韌、不易褪色和耐久性強而聞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蜀箋》一詞的部首是“虍”(虎字旁),它有兩個筆畫。

來源

蜀地自古就以造紙術聞名,蜀地的紙張制作已有數千年的曆史。這裡的氣候條件和原材料特别適合生産高質量的紙張。因此,《蜀箋》逐漸成為當地的特産并在國内外廣泛流傳。

繁體

《蜀箋》這個詞的繁體字寫作「蜀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蜀箋》一詞的字形稍有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蜀」字在古代寫作「蟀」,「箋」字在古代寫作「䇄」。

例句

我們從博物館中得到一張珍貴的《蜀箋》,上面保存着古代蜀地的文化和曆史。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蜀地、蜀文化、蜀紙、蜀繡、蜀山、蜀道等。

近義詞

與《蜀箋》有相似意義的近義詞有:川紙、川绫、川卷等。

反義詞

與《蜀箋》意思相反的反義詞可能是其他地區出産的低質量紙張,或者古代其他紙張的名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