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慎的意思、恭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慎的解释

谦恭谨慎。《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初封诸侯,训以恭慎之至言,辅以天下之端士。”《新唐书·隐逸传·李元恺》:“性恭慎,未尝敢语人。”《明史·徐达传》:“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而 达 愈恭慎。” 苏曼殊 《碎簪记》:“吾友 庄湜 恭慎篤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恭慎"是汉语复合词,由"恭"和"慎"二字构成,其核心语义指向兼具恭敬态度与谨慎行为的品德修养。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可作如下解析:

一、词义分解 "恭"本义为肃敬,《说文解字》释为"肃也",现代汉语指待人接物的谦逊有礼状态。"慎"在《尔雅》中训为"谨也",表示行事前的周密考量与自我约束,《康熙字典》特别强调其"详审不苟"的特质。

二、词性及用法 该词属形容词性,多用于描述人物品行。在《汉语大词典》中标注为并列式结构,强调两种美德的并存关系。古代典籍常见"居处恭慎""执事恭慎"等搭配,体现对礼仪规范与处事原则的双重要求。

三、典籍例证 《礼记·曲礼》"坐如尸,立如齐"的仪态要求,可视作"恭"的具体实践标准。《荀子·劝学》"慎始而敬终"的论述,则完整呈现"慎"的持续性与完整性特征。

四、近反义词系统 近义词链包含"谦谨""敬慎"等,反义词系则涉及"怠慢""轻率"。据《现代汉语词林》统计,该词在道德训诫类文本中出现频率高于日常口语。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注》等权威辞书,并辅以经史文献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恭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恭慎”指谦恭谨慎,形容人在言行上保持恭敬态度且处事细致小心,不敢随意放肆。例如《新唐书》中记载李元恺“性恭慎,未尝敢语人”,即强调其性格中的谨慎特质。

二、核心特质

  1. 言行谨慎:注重细节,避免冒犯他人或引发矛盾(如《明史》提到徐达“愈恭慎”,即使与皇帝亲近也保持谦逊)。
  2. 尊重他人:心怀敬意,重视他人感受,常见于描述君臣、师生等关系(如《三国志》中诸侯被训导以“恭慎之至言”)。

三、历史用例

四、现代适用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可描述个人修养或职场、学术场景中谦逊审慎的处事风格,例如:“他待人恭慎,深受同事信赖”。


注:以上解析综合了古典文献和现代词典释义,如需更多用例,可参考、4中的历史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爱窝窝白玉微瑕贝多边储边埵敝苴捕迹长须主簿穿屋垂世次后蛋民甸地底边斗夥防营范器沸稠风厉奉御符目附庸风雅国检槐第花遮柳掩火矢饯别金币镜鉴惊心骇瞩锦絃窭国馂馅惏刻膫子烈焰离经断句论柄靡习欧捶千叠弃忘瑞圣商侣山邮市担石牙石枕铁器时代铜汁土娼歪歪斜斜霞窗嫌鄙夏蘖险魄弦诵小坐协正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