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权知的意思、权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权知的解释

谓代掌某官职。《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 拓拔思恭 ﹞俄进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祖 尝语 赵普 曰:‘ 唐 室祸源在诸侯难制,何术以革之?’ 普 曰:‘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则无虞。’因从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权知”是中国古代官职制度中的术语,主要用于宋代及以后的官制体系,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和特点:

一、基本定义

“权知”指代掌或暂时代理某一官职,带有临时任命性质。其中“知”表示主持事务,“权”则强调暂时性(如资历不足或过渡期)。

二、历史背景与应用

  1. 起源与发展
    该制度在宋代尤为常见,朝廷为灵活调配官员,常以“权知”形式差遣官员到地方或中央机构临时任职。例如《新唐书》记载拓拔思恭“权知京兆尹”,宋代王君玉《国老谈苑》提及赵普建议用京官权知地方以加强集权。

  2. 典型场景

    • 代理职务:如“权知枢密院事”“权知贡举”等中央要职的临时委派
    • 地方治理:“权知某州/府事”成为地方长官的常见称谓
    • 资历不足者:年轻官员出任高阶职务时加“权”字以示暂代

三、与现代术语对比

与当代“代理局长”“临时负责人”等职务类似,但古代“权知”更强调皇权对人事的直接控制,且可能持续数年直至转正。

示例典故

宋太祖采纳赵普建议,通过“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的制度削弱藩镇势力,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可通过、4、5查看具体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权知

权知是一个汉字词语,读作"quán zhī"。以下是有关权知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应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康熙字典》将权知的拆分部首分类为“木”和“口”,其总笔画数为9画。

来源

权知一词源自于古代汉字和汉语词汇,具体的来源和演变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

繁体

繁体字中的权知權知,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权知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写法需要参考古籍、碑文等相关资料。

例句

1. 他担任重要职位,是一名有权知的官员。
2. 作为校长,他对学校的管理权知一切。
3. 他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权威。

组词

权威、知识、知晓、知足

近义词

掌权、管辖、负责、领导

反义词

无权、不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