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宿的意思、水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宿的解释

(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唐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水宿 五溪 月,霜啼 三峡 猿。”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奴家为欲赴京寻夫,於路风餐水宿,履险登高,受了多少狼狈。”

(3).白菖蒲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水宿"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阐释:

一、基本词义 指在水边或水上过夜的行为,常见于古代诗文记载。《汉语大词典》释为"宿于舟中,或宿于水边",《现代汉语词典》标注为"在水上过夜"。此用法可追溯至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形象描绘舟旅生活的场景。

二、天文术语 古代星象学中专指二十八宿中的室宿与壁宿。据《晋书·天文志》记载:"营室曰水宿,一曰玄宫",该称谓源于古人观测到室宿出现时恰逢雨季到来的物候特征,反映古代天文学与农耕文化的关联性。

三、引申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常借指水上旅程,如唐代杜甫《倦夜》诗"水宿鸟相呼"的意象,既实写夜间泊舟所见,又暗喻漂泊羁旅的人生况味。宋代陆游《秋夜怀吴中》"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中的"浮家泛宅"亦暗合水宿之意。

(参考资料引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晋书·天文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水宿”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其详细释义:

一、基本含义

  1. 栖息于水中
    指鸟类或水生动物在水边或水中栖息。例如杜甫《倦夜》中“水宿鸟相呼”即描述鸟类在水边过夜的情景。这一用法多见于古诗词,强调自然生物的生存状态。

  2. 在舟中或水边过夜
    指人类在水上船只或岸边暂居。如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的“水宿淹晨暮”,以及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的“结荷水宿”,均描绘了旅途中的夜宿场景。


二、引申含义

  1. 植物别称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八·白昌》中记载,“水宿”为白菖蒲(一种水生草本植物)的别称。

  2. 天文星宿
    古代天文学中,“水宿”指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象征五行中的水属性。如《后汉书·崔駰传》提到“阴事终而水宿藏”。


三、用法与例句


四、发音与争议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更多例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奥旨保价陂渠舶趠风操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扯烂污尘纷词不逮意从善如登爨龙顔碑大罗天耽惊受怕隥彴靛草都威仪跺跶感恩戴德高范公正廉洁挂龙花骢黄素翙翙贱命家长礼短诀要骏奔科道两衙门科斗篆连口连珠帐橉筋木例行差事隆牡卯上面情暖蛋庞豫骈然耆酒卿士月奇异泉涂三不归散吏神到之笔省阁沈至十清九浊四时田园杂兴松黄饼送礼疼痛天寒地冻闻所不闻舞马衔愤闲阻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