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递运饮泉水的驿站。 唐 丁用晦 《芝田录·李德裕》:“ 李太尉 ……在中书,不饮京城水,悉用 惠山 泉,时有水递之号。” 清 钱谦益 《谢于昭远庙后茶次东坡和钱安道韵》:“行买山田入 阳羡 ,更置水递近石井。” 清 赵翼 《易罗池》诗:“ 陆羽 《茶经》愧未编, 赞皇 水递愁无路。”
(2).见“ 水递铺 ”。
“水递”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古代递运饮用泉水的驿站系统,主要用于运输优质泉水供特定人群(如官员)使用。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例如官员李德裕因不饮京城水而专门从无锡惠山运送泉水,被称为“水递”。
延伸含义
在宋代文献中,“水递铺”指水路驿站,负责传递官方文书或物资,因此“水递”也可作为“水递铺”的简称。例如《宋史》记载荆渚至桂州的水递铺夫因邮役困苦,奏请减半。
历史典故
唐代丁用晦在《芝田录》中记载,李德裕任宰相时,通过水递系统每日从惠山运送泉水至长安,成为当时奢侈用水的典型案例。清代诗人赵翼也在诗中提到“水递”的典故,侧面反映了这一制度的特殊性。
若需更多文献例证,可参考唐代《芝田录》或宋代《续资治通鉴》相关内容。
《水递》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水”和“递”两个字组成。
“水”字的拆分部首是“氵”,它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偏旁部首,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它的笔画数为4画。
“递”字的拆分部首是“辶”,它是一个汉字偏旁部首,表示与“走”有关的事物。它的笔画数为10画。
《水递》一词的来源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它可能是在古代人们通过水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的代称。
《水递》的繁体字为「水遞」。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较为复杂,汉字“水”在演变过程中有多种写法,如今所用的写法是基于小篆形式演变而来。而“递”字也有多种不同的古代写法,如今所用的写法也是基于小篆形式演变而来。
1. 在古代,人们通过水递来传递书信和消息。
2. 他拿起杯子,将水递给了我。
水果、水源、水面、水滴、水景
水运、水路、水道
陆递、陆运
八边形包庇称呼崇禹触类旁通大门当抵道柄打情卖笑大仁大义定章骶椎飞蛋偾发粉图腐忠雇脚唤作回九货郎子将美茧丝牛毛藠头竭力虔心井里精娴记事珠九城陌举场焌油闿导栏栅理该璘霦六识啰唆毛道枚速马工木路目注心营篷索凭风啓扃秦香莲企业化栖滞生姿适长公主士多食焄使气白赖肆欲送友人体帖退关违命侯五代十国午际相报枭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