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栖滞的意思、栖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栖滞的解释

滞留。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我为汝呼僧徒诵经荐拔,无为栖滞於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栖滞(qī zhì)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栖”与“滞”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字源、词典释义及使用语境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栖(qī)

    本义指鸟类歇息于树上,引申为停留、居住。《说文解字》释为“鸟在木上”,后泛指人或事物暂居某处。

    例:栖身、栖息。

  2. 滞(zhì)

    意为停留不动、阻塞不通。《说文解字》注“滞,凝也”,强调事物因受阻而停留原状。

    例:停滞、滞留。


二、词典释义

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汉语大词典》:

栖滞

权威出处: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4页;《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303页。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1. 地理停留

    难民因战火栖滞边境,亟待国际援助。(描述被迫滞留)

  2. 事务停滞

    项目因资金短缺栖滞逾半年。(强调进展中断)

  3. 人才埋没(文言色彩)

    古文中常见“贤能栖滞”之叹,如《后汉书》载:“志士栖滞,莫有怨心。”(喻才士未遇机遇)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差异 示例
栖滞 强调被动性停留,含受阻意 灾民栖滞临时安置点
滞留 中性停留,可主动或被动 旅客因天气滞留机场
蛰居 主动隐居,避世不出 文人蛰居乡野,不问世事

五、权威参考延伸

(注:因未检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在线词典链接,此处提供纸质权威文献信息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栖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为qī zhì,意为滞留、停留不前。该词由两个单字构成:

二、文献用例

宋代《异闻总录》卷四中曾出现该词:“我为汝呼僧徒诵经荐拔,无为栖滞於此。” 此处指亡魂因某种原因滞留人间,需通过法事超度()。

三、现代使用建议

  1. 语境限制:多用于古文或文学创作,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滞留”“停留”等替代词。
  2. 搭配对象:可描述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停滞状态,如“计划栖滞”“心事栖滞”。

四、关联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异闻总录》等宋代志怪小说()。

别人正在浏览...

班军半托报贶被动式本对变革部寄长隧潮丝丝初基纯至答词低人敦煌石窟炖肉发指废私立公风言影语分竹负立高例高枕安寝冠盖云集圭角国娥豪习狠声熇然怀旧回帆挝惠文冠活脱脱假譬踑踞菊老荷枯帘鈎霖霪柳性缕子脍弥士摸门不着攀止配料辟卦鎗鎗切理会心骑驴吟灞上倾泻亲朞秋稬髯奴绍承殊等夙命鲐皮题和庭芜听允五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