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操舍的意思、操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操舍的解释

(1).执持和舍弃。《淮南子·要略》:“操舍开塞,各有龙忌。” 清 梅曾亮 《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天乃雨,民呼为‘太守雨’。其行事操舍适机会,又如此。”

(2).指理学家所视为的修心养性的关键。语本《孟子·告子上》:“ 孔子 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朱熹 集注:“ 孟子 引之,以明心之神明不测,得失之易而保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示喻日用工夫如此,甚善。然亦且要见一大头脑分明,便於操舍之间有用力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操舍”的汉语词典释义

“操舍”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与人的道德选择、行为取舍相关。根据《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释义,“操”指秉持、坚守德行,“舍”为舍弃、放下,二字连用引申为对道德准则的持守与舍弃,常用于描述人在复杂情境下的伦理抉择。

从语义结构分析:

  1. 本义层面:

    “操”取《说文解字》“操,把持也”之解,强调主动掌控;“舍”源自《广雅》“舍,置也”,意为放弃。两者结合,体现行为主体对德行的主动把控与被动割舍之间的矛盾性。

  2. 哲学引申:

    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提及“操则存,舍则亡”,此处“操舍”被用以探讨人性善恶的存续状态,指通过主观努力维系善性,或因放任导致善性消亡(参考《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该词现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例如在伦理学研究中,“操舍”可指代道德实践中的权衡过程(见《伦理学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3. 《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伦理学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操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核心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基本含义

发音:cāo shè(注音:ㄘㄠ ㄕㄜˋ)
日常用法:指“执持与舍弃”,即对事物的选择、处理态度。例如《淮南子·要略》中“操舍开塞,各有龙忌”,清代梅曾亮也以此形容行事能灵活把握时机。

二、理学中的哲学内涵

来源:出自《孟子·告子上》中孔子所言:“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朱熹在《集注》中进一步阐释,强调“心”的修养需持续专注,不可懈怠。
核心思想:

  1. 修心关键:将“操舍”视为心性修养的核心,主张通过持续自我约束(操)避免放任(舍),以保持心性的清明。
  2. 动态平衡:朱熹认为,心性如流水般变化无常,需通过“操”的功夫维持稳定,体现儒家“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观。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爱卿闇騃拔缝板鼓八姨倍加表解鬓目不衷侧听差殊赤贫打勘大吕箪食倒逼大痊鼎耳凡躯泛头風級抚正鈇锧膏脣拭舌广疮顾效还婴画饼充饥坚果胶鞋巨观隆赫率兽食人满崽冥浮哦松疲苦裒取蜣螂穷根全日制券证区别驱羊攻虎荣牒上菓寿享期颐遂成抬筐太容滩黄天理万户侯万能胶薇垣沃壄无容置疑吴娃仙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