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法显的意思、法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法显的解释

法显(约337-约422) : 东晋旅行家,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境)人。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域,前后十五年游历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然后经南海、东海回国,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法显是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旅行家及翻译家,其名字具有佛教文化内涵,主要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法显(约334–420年),俗姓龚,出生于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或襄垣)。他3岁出家,20岁受戒,因深感佛教戒律残缺,65岁高龄时(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历经14年,游历30余国,最终携带梵文佛经从海路归国。


二、西行经历与贡献

  1. 路线与历程
    他经敦煌、西域跨越葱岭,抵达北天竺(今印度),后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最终于公元412年从海路在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

  2. 历史意义
    他是中国首位经陆路抵达印度并通过海路返回的僧人,比玄奘西行早200余年。此行不仅带回大量佛经,还推动了佛教戒律的完善和经典翻译工作。


三、归国后影响

法显在青岛城阳不其城(今青岛市城阳区)停留三个月,被郡守李嶷迎请讲学译经,促进了佛教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其游记《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成为研究古代南亚历史的重要文献。


四、争议与考证

关于法显的生卒年,不同记载存在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法显》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法义显著、法术出众之意。拆分部首为“⺀”和“日”,其中“⺀”为左边的部首,表示“服饰”;而“日”为右边的部首,表示“太阳”。 它的笔画数目为12画,来源于《康熙字典》。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差别。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有些许不同,但对于《法显》这个词来说,其写法在古代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使用《法显》的例句:他的法术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是法显一般。 与《法显》有关的组词可以是“法术”、“法义”等。 近义词可能有“法力”、“法术高强”等,反义词则可能是“法术低下”、“法术平庸”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