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以天地之元气为本。 汉 班固 《东都赋》:“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体元则大,悵望 姑射 之阿。”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体元作则,惟圣裁成。”参见“ 体元居正 ”。
"体元"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源本义 "体"(體)金文字形作"",本义指人体十二属之一,《说文解字》释为"总十二属也",后引申为事物的根本形态。段玉裁注强调"体者,身之本也"《汉语大词典》。"元"甲骨文字形作"",本义为人首,《春秋繁露》云"元者,始也",指事物本源,《说文解字注》释为"元者,气之始也"。
二、文献训释
三、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归纳为三重义项:①宇宙本原(哲学);②历法起点(天文);③文学创作的本体依据(文艺学)。《中国哲学大辞典》特别指出该词在宋明理学中的发展,朱熹释为"理气之始基"。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商务印书馆, 2021. 许慎撰, 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孔颖达. 周易注疏[M]. 中华书局, 2016. 董仲舒. 春秋繁露[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黄侃. 文心雕龙札记[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 196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22. 张岱年主编. 中国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体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形容超凡的才能或品质
“体”指人的身体或内在品质,“元”表示最高境界。合起来形容某人的才能或品质超群脱俗,常用于赞美他人在某领域的卓越表现。例如:“他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堪称体元。”
哲学与古汉语中的含义
在传统文献中,“体元”指以天地元气为根本,强调遵循自然法则。例如汉代班固《东都赋》中“体元立制,继天而作”,意为以元气为本建立制度。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古籍原文。
阿里山奥趣抱愁报书不声不气采芹大心雕塑丁玲发彻番字缝衣浅带浮吊刚锐衡麓红女回却坚固极笔节度界分借一步挤害金粟堆局限性刻心拉插懔厉虑无马蓟摩尔木牋泥胎鞶带佩刀疲极起股清发情属气朔驱羊旧节饶远若酒筛选深春生辉沈香浦舍生存义十年浩劫疏惶熟漆所亲探伤推原王凫危动乌兰巴托下大夫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