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赐与纳贡。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地絶提封入,天平赐贡饶。”
“赐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综合解释:
“赐贡”由“赐”(赏赐)和“贡”(纳贡)组合而成,指赏赐与纳贡的双向行为,即上级(如帝王)对下级的赏赐,以及下级对上级的进贡。
双向关系:
历史用例:
唐代诗人顾况在《送从兄使新罗》中写道:“地絶提封入,天平赐贡饶”,描述了边疆地区与中央政权间的赐贡往来。
现代语境中,“赐贡”可比喻上级对下级的奖赏,或泛指意外获得的恩惠或幸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以下权威资源:
《赐贡》是一个含有礼仪和官方背景的词语,意为授予贡品或对人的奖赏。
《赐贡》的部首是贝字旁,拆分后的笔画数为13画。
《赐贡》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冠义》之中,是指周王朝贵族在即位之后向百官、宾客赐予贡品或奖赏。
《赐贡》的繁体字为「賜貢」。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赐贡」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一个常见的变体是将「贝」字旁变为「貝」字旁。
1. 圣上特赐贡品,以示嘉奖。
2. 他的勤奋工作终于使他得到了主管的赏识和赐贡。
3. 赐贡礼仪是古代朝廷中重要的一环。
赐予、赏赐、贡品、奖赏、官方、礼仪等。
授予、给予、颁发、赏识等。
剥夺、没收、惩罚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