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木俱朽(cǎo mù jù xi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为“草木一同腐朽”,引申指人默默无闻地死去,未能在世间留下声名或功业。以下是详细释义:
字面含义
草木一同腐烂消亡,强调自然生命的共同衰败过程。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9卷,第128页。
比喻义
喻指人平凡终老,未建立功绩或声名,死后无人知晓。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2年)第87页。
此成语典出《后汉书·朱穆传》:
“彼草木俱朽,此木独荣”
原指草木与良木的不同命运,后演化为对人生寂寂无闻的慨叹。
来源:《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03页。
“他一生庸碌,草木俱朽,未曾留下片语只字。”
来源:《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草木同腐、默默无闻、与草木同朽
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来源:《汉语成语分类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成语反映传统价值观中对“立言、立功、立德”的追求,隐含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中国成语文化大观》(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草木俱朽”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指草木枯萎腐朽,比喻人一生默默无闻、毫无建树,或事物彻底衰败消亡。
核心寓意:强调生命的短暂与价值的湮没,常用于感慨人生虚度或事物消逝。
字面意义:
草木一同腐朽,指自然界的植物最终衰败消亡。
比喻义:
情感色彩:
含贬义或中性,多用于批评虚度光阴,或客观描述衰败状态。
该成语与“与草木同腐”意义相近,但更强调“毫无建树”的遗憾感。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对资源浪费、才华埋没的反思。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
安良除暴安危相易倍万变星不斩采斫察允铛油春力从命大员东陵侯敦煌石窟泛洒废柴否败官勇国事黑质荷马红旗画板昏噩蛱蝶泉积博几而不征惊弓之鸟金年恳直口劲腊八面老人院两没六窗六宫粉黛吏议挛株率举买棹茂业木鱼符嗯嗯呃呃拍户品望强梗罄卷羣雄色授魂与神学衰惰腾云晩笋斡耳朵吴熙载鲜冠仙峤仙媛消灭奊苟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