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员的意思、大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员的解释

[high-ranking official]∶职位高的官员

委派大员

详细解释

(1).见“ 大圆 ”。

(2).定额,名额。《晋书·慕容皝载记》:“百工商贾数,四佐与列将速定大员,餘者还农。学生不任训教者,亦除员録。”

(3).指职位高的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他们这个会党,声势很大,内里面戴红顶的大员也不少呢。”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大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员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核心意义可追溯至古代职官制度与地理名称的演变。以下从词义、用法及历史背景进行阐释:

  1. 职官称谓

    根据《汉语大词典》,“大员”在明清时期指代职位显赫的官员,常见于中央或地方的重要职务。例如《明史·职官志》中记载“遣大员督理漕运”,即指派遣高级官员管理漕运事务。此用法强调官员的权威性与职责范围,常见于官方文献。

  2. 地理名称

    在历史地理中,“大员”是台湾台南地区的古称。据《台湾府志》记载,17世纪荷兰殖民时期将今安平地区称为“大员”(Tayouan),后演变为“台湾”的由来之一。这一名称在明代《东番记》等文献中亦有提及,反映早期汉人对台湾的认知。

  3. 词义演变

    《辞海》指出,“大员”的词义从官职泛化延伸,可指代“重要人员”或“团队核心成员”。例如清代笔记《啸亭杂录》中“工程大员”即指负责重大事务的专职人员。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降低,多用于历史语境或特定专业领域。

  4. 文化影响

    作为台湾古地名,“大员”在当代常出现于地方文史研究及文化活动中。例如台南市设立“大员文化园区”,通过考古遗址与文献展览追溯地名渊源,体现词汇在地方认同中的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大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官员含义

  1. 基本释义
    指职位高的官员,多用于旧时委派或重要场合。例如:“考察大员”“接收大员”,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如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中提到的“考察大员”。

  2. 词源与结构
    “大”表示高级、重要,“员”指职位或人员,组合后强调地位显赫的官员群体。在近代语境中,常与“朝廷”“一品”等词搭配使用,如“朝廷一品大员”。

二、地理含义(台湾历史名称)


扩展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卑洼便僻传风搧火楚荆出入法縒综单刺的笃班电掣地首阸艰迩英合二稺锋刃官系归去来兮辞鬼星石室过去身古冶骇乱翰草鹤鸣九皋鸿祚豢縻奸贼胶臘久要记序拉撮连烽亮照隆上陆程娩难迷悖俳歌皮毛谴悟气诀轻资起坐热气砂轮审量食用书亭太璞讨骂腾顿天津新港通首至尾通贤退换完计威械无操午后宪禁小乖乖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