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鱼符的意思、木鱼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鱼符的解释

木质鱼形符节。《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十年﹞冬十月甲子,颁木鱼符於京师官五品已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鱼符是中国古代符信制度中的重要凭证,其名称由“木鱼”与“符”组合而成。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鱼符”是唐代官员身份证明的器物,以鱼形为制,分左右两半,中缝处刻“同”字,供官员出入宫禁、调发军队时核验身份。而“木鱼符”特指以木质材料制成的鱼符,区别于金属材质的“铜鱼符”。

从形制与功能来看,木鱼符长约六寸,表面镌刻官职、姓名及“合同”字样,剖分为二后,左半留存朝廷,右半由官员随身携带。《旧唐书·职官志》提到,唐代五品以上官员需佩鱼符,其中亲王、三品以上用金质,五品以上用铜质,低级官吏或特定场合则用木质鱼符。这一制度源于古代兵符传统,后演变为行政管理的身份凭证。

木鱼符的命名与佛教法器“木鱼”无直接关联。据《唐六典》记载,其“鱼”形设计取自“鲤符”典故,象征君臣信息传递如鱼得水,同时鱼目常开,寓意持符者恪尽职守。宋代《事物纪原》补充说明,鱼符制度在开元年间达到鼎盛,至宋代逐渐被腰牌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木鱼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符节制度,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木鱼符是木质雕刻的鱼形符节,主要用于隋唐时期作为官员身份或军事调动的凭证。其形制模仿鱼形,通常分为雌雄两半,需两半契合才能生效。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 据《隋书·高祖纪下》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首次向京师五品以上官员颁发木鱼符,用于证明身份或传达政令。
    • 隋代木鱼符主要发放给地方行政长官如总管、刺史,唐代则逐渐改用铜制鱼符,并扩展至军事和官员等级标识(如随身携带的金、银、铜鱼符)。
  3. 功能与演变

    • 凭信作用:作为朝廷与官员之间的信物,防止伪造命令。
    • 等级区分:不同材质(木、铜)对应不同官职级别,例如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方可使用铜鱼符。
    • 军事用途:唐代鱼符还用于调兵遣将,需与诏书配合使用。
  4. 文献依据
    相关记载可见于《隋书》等正史,以及后世对符节制度的考据研究。

木鱼符是隋代重要的行政与军事凭证,其鱼形设计象征“鱼目昼夜不闭”的严谨监管,后随制度发展被其他材质符节取代,但为唐代鱼符体系奠定了基础。

别人正在浏览...

百虫仓白灵砂笾簋财殚力痡痴肥淙齧待女倒相打胎等身图东风吹马耳东隅斗臣斗凑抖擞贰珍冯耳风涟夫容皋原刿剔盍不和众红衣大将建国酱甀见微知著街溜子击缶静坊开第刊薙考课令苦苦切切腊缚黎母山伶仃命脉明约目中无人懦儿排印片辞剖晰钳釱锵金鸣玉汽机膻臊侍朝史汉石画石中美宋文淘神土溜讬援挽粟五胡十六国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