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挚切直。《魏书·儒林传·刁冲》:“ 延昌 中, 世宗 舅司徒 高肇 擅恣威权, 冲 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
“恳直”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言辞真诚直率、态度真挚坦诚,毫无虚伪或做作。由“恳”(真诚恳切)和“直”(直率坦诚)两字组成,强调语言和态度的双重真诚。
结构与词性解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在表达意见或情感时的真挚态度,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例如:“他言辞恳直,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魏书·儒林传·刁冲》,描述北魏时期学者刁冲上书直谏的典故:“辞旨恳直,文义忠愤”,体现其直言不讳的品格()。
近义词与关联词
类似表达包括“恳切”“坦诚”“直率”等,但“恳直”更强调真诚与直率的结合。
恳直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真诚、坦率、直率的意思。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辞真实直接,不做作或含糊其辞。
恳直的部首是心,共有11个笔画。
恳直是由简体汉字组成的词语,繁体字为懇直。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恳直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
1. 他对朋友一向恳直,从不说谎。
2. 这份报告虽然直率,但内容恳直。
组词:恳求、直言、坦诚、直接
近义词:真诚、坦白、直言不讳
反义词:虚伪、做作、含糊其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