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明的法典。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卷二:“寧有自求微效,广弃人功?既废春畴,宜从霜典。”
“霜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具体需结合语境理解:
含义:指严明的法典,强调法律条文的冷峻、不可违抗性。
出处:最早见于唐代张鷟的《龙筋凤髓判》,原文为“既废春畴,宜从霜典”,表示违反规定需按严法处置()。
构成解析:
含义:形容寒冬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比喻事物经历严酷考验后焕发生机()。
语境适用:此释义较少见,可能出现在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
霜典是一个汉字词汇,其意思是指古代对于律法的总称。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霜”和“典”。霜在这里表示古代;典表示法律、规范。因此,霜典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法律和规范。
霜典的拆分部首是雨,意味着与雨相关的事物,例如雨水、雨露等。它包含了12个笔画。
霜典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圣书》,并在隋唐时期的《新书》中得到了广泛的记载和发展。该词一直延续至今,被用来描述旧时代的法律规范。
霜典的繁体字为霜典。
在古代,霜典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一种常见的古代写法将“霜”写作“雨水冽”,而“典”则保持不变。这种写法强调了霜典所涉及的法律和规范与大自然的关系。
1. 古代的霜典严格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
2. 学习霜典,能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体系。
3. 霜典内容广泛,包括刑法、婚姻法、土地法等。
1. 雨露典章
2. 法典
3. 典籍
1. 法规
2. 法律
3. 规则
1. 混乱
2. 自由
3. 无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