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未已”是汉语中由否定副词“未”和动词“已”组成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未停止/未终结
指事物或状态尚未结束,常用于书面语境。如《诗经·鲁颂·閟宫》中“淮夷攸服,荆舒未已”,描述征伐未停。现代汉语中可形容持续性行为,例如“争论未已”。
未完成/未实现
表示动作或计划尚未达成。《汉语大词典》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命未已”,强调自然规律仍在延续。现代用法如“心愿未已”,暗含遗憾或期待。
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创作,具有凝练庄重的语体色彩。在古汉语中,“未已”可与“无已”互训,但前者侧重客观描述,后者隐含主观感叹。例如《论语》“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若替换为“死而未已”则语义矛盾。
“未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未已”读作wèi yǐ,意为不止、未完成,表示事情尚未结束或仍在持续。例如:
“未已”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如自然现象、事件进程),也可抽象表达问题未解决或情感未平息,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古诗文典籍。
拜亲苞芦遍野袹复参轨参横斗转倡门赤网川渚蹙蹙靡骋簇羽弹幕點飢该悉根茎桂觞诡逸谷响豪杰很刻弘阔闳儒夹板家祠尖串建文寄名锁劲悍禁坐昆后朗旭灵禽鸾回凤翥鸾绫梅花坞门下史闹市辗翻泥水匠扦手窃窃私私如蝇逐臭三六九比势召杜盛世绳直沈密寡言沈荫时移世变孀姑思企松弛天镜提耳贴用僮奴忘恩失义王位微蔑温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