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天的度数。古代天文学划分周天区域的单位。《后汉书·律历志下》:“昬明之生,以天度乘昼漏。” 宋 苏轼 《管仲论》:“今夫天度三百六十,均之十二辰。”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一章:“大地各国言天度地度者,率以三百六十为数,极零畸而不整。”
(2).天子的胸怀。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余於是窃叹 道君 天度之不可及也。”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惟赖天度并涵,皇明隐烛,获从容而善退,保优佚之令终。”
“天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周天的度数
这是其核心义项,指古代天文学中划分周天区域的单位。周天即黄道圆周,古人将其分为365度(或360度),用以标度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节气变化。例如:
天子的胸怀
引申为帝王的胸襟气度,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君主的赞颂。例如:
中医理论中的“天度”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天度”与“气数”结合,指天体运行对生命节律的影响,如四季阴阳消长与人体的对应关系。
文学与哲学中的比喻
部分文献将“天度”用于形容宇宙的辽阔或自然界的宏大,如康有为《大同书》提到“天度地度”的划分。
可通过查字典(来源1、3)或中医典籍(来源4)进一步了解专业用法。
《天度》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上天审判人间众生的方法和标准”。通过这个词可以理解为上天对人们行为和品德的评判和裁决。
《天度》的拆分部首为“斗”和“小”,总共由7个笔画构成。
《天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认为天道统治着人间,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天道的原则。因此,天度指的是按照天道来衡量和评判人们的行为。
《天度》的繁体字为「天度」,与简体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变革,而《天度》词汇早期的古代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可能会有一些变体形式。
1. 人们的行为应该追求合乎《天度》。
2. 在《天度》的评判下,善有好报,恶有恶报。
1. 天地之度
2. 天人合一的度量
3. 天道审度一切
天理、天意、天命
人度、世度、俗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