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持兵的意思、被甲持兵的详细解释
被甲持兵的解释
犹言被坚执锐。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 勃 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 勃 常被甲持兵。”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骄惰既久,胆力耗惫,虽近戍短使,輒与妻拏泣别,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便喘汗。” 唐 韩愈 《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词语分解
- 被的解释 被 è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 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遭遇,遭受:被灾。被难(刵 )。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
- 持兵的解释 .手握兵器。《汉书·循吏传·龚遂》:“诸持鉏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带兵。《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王翦 见 李牧 归城不出,持兵尅日攻城。”
网络扩展解释
“被甲持兵”是一个古代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pī jiǎ chí bīng
- 字面含义:身穿铠甲(被甲),手持兵器(持兵),指全副武装的状态。
- 引申义:形容高度戒备或准备战斗的姿态,常见于军事语境。
出处与典故
- 最早记载:出自东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记载周勃(汉初名将)因担忧安危,常“被甲持兵”会见官员。
- 文学引用:宋代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中,用此词描述士兵因长期懈怠导致体力衰弱,即使短途行军也气喘汗流。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宾语,用于描述战备或武装状态。
- 成语结构:联合式(“被甲”与“持兵”并列),感情色彩中性。
- 近义词:
- 被甲执兵(变体写法,含义相同)
- 披坚执锐(强调铠甲坚固、兵器锐利)
- 严阵以待(侧重戒备状态)
注意事项
- 变体形式:部分文献中写作“被甲执兵”(“持”与“执”通假),但含义一致。
- 现代使用:多用于历史、文学领域,口语中较少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纪》《苏轼文集》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被甲持兵】一词的意思是指战争或冲突中被装备有甲胄,并手持兵器的人。以下是关于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的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被:衣(衤),四画
甲:田,五画
持:扌,三画
兵:八,十八画
来源:
《被甲持兵》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为围陈之南门,被甲持兵。”形容战争中的士兵装备有甲胄,手持兵器。
繁体写法:
被甲持兵
古时候汉字写法:
被:褙
甲:甲类
持:欬
兵:丙
例句:
1. 在古代战争中,勇士们都是被甲持兵,勇往直前。
2. 这部电影讲述了几位被甲持兵的英雄在战争中奋勇杀敌的故事。
组词:
1. 兵戎相见(形容战争或军事对抗)
2. 持甲上阵(形容士兵装备甲胄参加战斗)
近义词:
1. 装甲战士
2. 武装士兵
反义词:
1. 裸体平民
2. 和平使者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