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受岁的意思、受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受岁的解释

(1).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含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2).泛指增加一岁。 唐 李嘉祐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宋 陈师道 《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受岁”是汉语中具有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一、字面释义 “受”表示接受、承受,“岁”指年岁、年龄,合指接受年岁的增长。《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年岁渐增的自然状态”,体现生命延续的客观规律。

二、古代用法 古代文献中,“受岁”常与祭祀、祈福相关。《周礼·春官》郑玄注提到“受岁”为岁末祭神仪式,表达对自然时序的敬畏;《礼记》疏证称其为“承岁稔之佑”,含感恩天地赐予丰收年景之意。

三、现代引申 现代语境中可指代庆贺生辰,如老舍《四世同堂》描写角色“静坐受岁”,通过守岁仪式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坦然;也延伸出“承受岁月磨砺”的哲学含义,如钱钟书《管锥编》用“山岳受岁”比喻事物经时间沉淀后的厚重感。

网络扩展解释

“受岁”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佛教文化和文学语境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

指年龄增长或时间推移带来的岁月变化,常用于表达对生命历程的感慨。例如:“感受岁月的寂寞,放飞生活的洒脱”。

二、佛教术语

  1. 特定日期: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源于僧人夏季安居修行结束后,法腊(僧龄)增加一岁。
  2. 仪式意义:僧人通过三个月闭关修学(称为“夏安居”),结束后需举行受岁仪式,标志修行资历的提升。如《增壹阿含经》记载佛陀命阿难击钟宣告受岁。

三、文学化表达

唐宋诗词中常以“受岁”暗喻年龄增长,带有对时光流逝的喟叹。例如:

四、使用场景

  1. 佛教语境:描述僧侣法腊增长或宗教仪式。
  2. 文学创作:用于表达岁月变迁、人生感慨等主题。

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化讨论中。如需进一步考证佛教仪轨细节,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编创笔陡避世金马簿帐才疏志大朝蕣逞蛮尘毂嗤笑虫罗楚檮道德腊恩狎飞归割开呱咭光闪观者如市谷土黑犀哼唷哗哗火历京苑金水河禁呪九剑酒恳挚枯体灰心逻莎鸥水相依咆哮西风劈哩啪啦拚舍千钧棒祛练神明趋向三之日森拱山石榴杀伤生关死劫慎守时髦湿疫耍逗衰绖随脚太阳草堂簿溏心韬尘铜壳子投影仪罔替委黄握云拿雾无辩陷堕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