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之日的意思、三之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之日的解释

夏 历正月。《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孔 传:“三之日, 夏 正月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之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时间表述,主要源自《诗经·豳风·七月》。其释义与古代历法密切相关:

一、基本释义

指夏历(农历)正月。古代周人将夏历十一月称为“一之日”,十二月为“二之日”,正月则为“三之日”,以此类推。这种纪月方式反映了周代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的历法特点。

二、历法背景

“三之日”属于周人特有的纪月术语,与农耕文明紧密关联:

  1. 周历与夏历的转换:周历正月(三之日)相当于夏历正月,但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新年起始,故“三之日”实为周历的第三个月份。
  2. 农事活动标志:《诗经·七月》记载“三之日于耜”,指正月修理农具,为春耕做准备,印证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关联。

三、语义演变

后世文献中,“三之日”逐渐成为农历正月的代称,承载古代时间文化的记忆。例如清代学者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明确注解:“三之日,谓周正月也”。


权威参考资料:

  1.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历代注疏(《十三经注疏》
  2. 王力《古代汉语》对周历纪月的解析(中华书局)
  3.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4. 《汉语大词典》“三之日”词条(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

“三之日”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特定时间表述,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词义解释

“三之日”指夏历(农历)正月,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该词属于周代豳地(今陕西旬邑)的历法用语,用于描述农事活动的时间节点。

历法背景

周代存在多套历法体系:

  1. 周历:以冬至所在月(夏历十一月)为正月
  2. 夏历:以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
  3. 豳历:当地农事历法,如《七月》中“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二之日”(周历二月/夏历十二月)、“三之日”(周历三月/夏历正月)

文献例证

《诗经·豳风·七月》载: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意为:正月里修农具,二月里始耕作

现代解读

在当代语境中:

注:相关历法换算需结合《夏小正》等古籍互参,不同文献对豳历的具体月份对应仍有学术讨论。

别人正在浏览...

桉树饱嗝暴猛弁首禀奉寀地漕折産生称号尺树寸泓出处语默垂美打偏手大有径庭电复雕栾绮节掉色断定端罩凡贱发艳坟封附权甘罢耕战归戴鸿鹄火鸡焦燥金隄京庾锦冒骏功居平阔匾来哲闾左瞑拜鳘姑仆区且犹轻狡酋领攘手日射角鋭思膻荤拭目倾耳水引麪态状弹雀体知颓褫讬寄往蹇畏震香罗木瞎指挥蟹匡蝉緌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