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箴的意思、官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箴的解释

(1).谓百官对帝王进行劝诫。《左传·襄公四年》:“昔 周 辛甲 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 杜预 注:“闕,过也。使百官各为箴辞,戒王过。”

(2).指官吏对帝王所进的箴言。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慷慨念王室,从容献官箴。”

(3).做官的戒规。 明 沉鲸 《双珠记·弃官寻父》:“制行难期画虎成,事亲肯被官箴缚,尽孝何愁世网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为官头顶守官箴,秉公正直奉法行。” 梁启超 《新民说·论6*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官箴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官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和功能随着历史发展逐渐丰富,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解析:

一、定义与起源

  1. 本义:最初指百官对帝王的劝诫,源自《左传·襄公四年》记载的周代史官辛甲“命百官官箴王阙”,即通过箴言规劝君主修正过失。
  2. 演变:汉代后扩展为官吏自我约束的戒规,包括为官准则、道德规范及行政经验总结,如明代薛瑄提出“正大立心,光明行事”。

二、核心内容

官箴的核心围绕“为官之道”,强调:

三、文化意义

官箴是古代官员的精神标杆,承载着士大夫阶层的修身追求。例如:

四、现代传承

当代对官箴文化的重视体现在:


官箴从最初的君主劝诫发展为系统的为官准则,既包含廉政、勤政等核心理念,也通过箴言、碑刻等形式形成文化传承,至今仍对廉政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箴》的意思

《官箴》是一个汉语词语,它的意思是官员的教诲或忠告。这个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官和箴。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箴的部首分别是宀(宀字头)和竹(竹字旁),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官箴》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初刻拙齋集》中,并在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解释。《官箴》一词主要指的是官员之间的劝诫和忠告,旨在提醒他们在行使权力时要遵守廉洁、公正的原则。

繁体

《官箴》的繁体字是「官箴」,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官箴」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其中「官」字的旧体写法为「宀示戈」,其中的「示」字在古代写作「礻」,表示神圣的意思。而「箴」字的旧体写法为「⿱⿰竹⿱日寸」,和现代的结构略有差异。

例句

1. 为官之道,在于听取官箴,虚心纳谏。

2. 官箴君子择善而从,严于律己以言表。

3. 他严于律己,常常向身边的朋友们提出官箴,以期共同进步。

组词

官箴没有常见的组词搭配,因为它本身是一个词语。

近义词

官箴的近义词包括官德、官风等,它们都指的是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反义词

官箴的反义词可以是官纲、官法等,它们强调的是官员在职责范围内必须坚守的条例和法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