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世尊的意思、世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世尊的解释

佛陀的尊称。《四十二章经》:“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维。” 隋 慧远 《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世尊説法不用一方之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世尊是佛教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意为“世间最尊贵者”。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字义构成

    “世”指世间、人天等一切众生所处的时空;“尊”为至高无上、受敬仰者。合称即“为世间所共同尊崇的圣者”。

  2. 核心内涵

    特指具备圆满智慧与德行,超越生死轮回,被一切众生奉为导师的觉悟者,即佛陀。


二、佛教术语解析

  1. 梵语源流

    音译“薄伽梵”(Bhagavan),原为印度对具德者的通称,佛教中专指佛陀,含自在、吉祥、端严等六义(《佛地经论》卷一)。

  2. 佛陀十号之一

    “世尊”是佛的十大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等)中的总称,概括其一切功德(《大智度论》卷二)。


三、文化意蕴

  1. 权威性象征

    体现佛陀作为宗教领袖、法义宣说者的无上地位,如《阿含经》中弟子皆以“世尊”启请佛法。

  2. 普世尊崇价值

    强调其教化不分阶级种族,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共同依止的导师(《长阿含经·游行经》)。


四、经典例证


参考资料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世尊”条(1922年)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
  3. 印顺《佛法概论》(正闻出版社,2000年)
  4. 《佛地经论》(玄奘译,唐代)

网络扩展解释

“世尊”是佛教中对佛陀(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具有深刻的宗教内涵。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世尊”意为“世间及出世间共同尊重的人”,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象征其超越世俗与宗教界限的至高地位。佛经中常以此称呼佛陀,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须菩提向佛提问时即称“世尊”。

二、梵语来源与六重含义

其梵语对应词为Bhagavat(音译“薄伽梵”)或Lokanātha,包含六种核心意义:

  1. 自在:超越一切烦恼束缚;
  2. 炽盛:智慧如火焰般破除无明;
  3. 端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4. 名称:功德圆满,名闻十方;
  5. 尊贵:以智慧利乐众生,永不懈怠;
  6. 吉祥:受一切众生赞叹供养。

三、在佛号中的地位

四、经典用例

佛经中常见此称呼,如:

五、文化意义

“世尊”不仅体现佛陀的宗教权威,更强调其作为觉悟者对世间的教化与慈悲,是佛教徒表达敬仰的核心称谓。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佛学辞典、经典译本及宗教研究资料,可参考、2、5、8、10等来源获取更多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保佐鼻山波池伯姬引不分高下呈禀齿过肩随达臣大和汤都街都咸子繁音促节雰霭风散负职陔鼓勾摄挂冠而去故岑和钟画阑混成旅检得诘究介鳞结膜尽规进水闸居处菌蠢抗节廉夫李广不侯硫酸亚铁隆景龙窠茅屋萌蘖灭学末梢头木柺穆宣慕舆攀路瓶罍之耻前八司凄凉泉原热歠腮红商山四翁赏田升起时器拾余唾酸曲肃整桃腮柳眼通裙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