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其他相同的本子,复本。《南史·徐广传》:“ 法盛 诣 绍 , 绍 不在,直入窃书。 绍 还失之,无復兼本,於是遂行 何 书。”
“兼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明确解释,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兼本”指其他相同的本子或复本,常用于文献或书籍的副本描述。该词由“兼”(同时涉及多个事物)和“本”(原始文件或书册)组合而成,强调存在与原稿内容一致的副本。
二、文献用例
根据《南史·徐广传》记载,历史事件中提到“无復兼本”,即原书被盗后未保留复本,导致后续只能使用其他版本。这一用例佐证了“兼本”作为复本的含义。
三、现代应用
在工业领域,“兼本”可指代具有多重安全属性的设备,如“隔爆兼本安型计算机”,结合隔爆和本质安全两种技术标准,适用于煤矿等特殊环境。
四、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来源(如)将其解释为“兼顾本质”的成语,但权威典籍及多数用例表明,此说法缺乏依据,可能是对字面拆解的误读。建议以古籍和专业词典释义为准。
《兼本》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兼并、综合”。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事物或人同时具备多个特点或承担多种角色的情况。
《兼本》这个词的部首是“儿”和“木”,包含了5个笔画。
《兼本》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是由“兼”和“本”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繁体字为「兼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时会使用不同的笔画顺序或写法来表达同一个词义。以《兼本》为例,在古时的写法中,“兼”字的形状可能略有变化,但整体上仍然可以认出它的基本部分,而“本”字则比较接近现代的写法。
以下是几个使用《兼本》的例句:
一些与《兼本》相关的词汇如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