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色彩鲜艳而繁杂。 金 元好问 《解嘲》诗之一:“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緑緑间?”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那……那花花绿绿的纸票,干什么!”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五月五是特别为小孩子的节期,花花绿绿的香囊,五色丝,大家打扮小孩子。”亦作“ 花花碌碌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碌碌,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花花绿绿”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形容颜色艳丽纷繁,色彩鲜艳且繁杂。最初多用于描绘花草树木的鲜艳多彩,后引申为泛指颜色鲜明、丰富多样的物体或场景。
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又解嘲二首》:
“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诗句中以“花花绿绿”形容色彩斑斓的环境,后逐渐演变为成语。
成语带有中性色彩,既可用于褒义(如赞美自然景色),也可用于略带贬义的语境(如形容过于繁杂的装饰)。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来源:沪江词典、乐乐课堂、漢典等。
《花花绿绿》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色彩鲜艳、多彩多姿的景象,或者指某个地方色彩斑斓、充满活力。
《花花绿绿》的拆分部首为草字头和艹,并且总共有11个笔画。
《花花绿绿》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遍,可能是根据自然界中的花朵和植物颜色来形容繁荣和美丽的景象。
《花花绿绿》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花花綠綠」。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但《花花绿绿》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太大改变。
1. 这幅画的颜色花花绿绿的,非常生动。
2. 春天来了,大地绽放出花花绿绿的颜色。
1. 花瓶
2. 花草
3. 绿叶
4. 绿化
1. 美丽多彩
2. 艳丽绚烂
3. 鲜艳夺目
4. 明亮欢快
1. 平淡无奇
2. 黑白灰暗
3. 枯燥单调
4. 阴沉无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