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识味的意思、识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识味的解释

知味;辨味。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晋书·苻朗载记》:“又善识味,咸酢及肉皆别所由。”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赐净馔启》:“雕盘流其滋旨,宝器委其色香,足使五世长者,羞彼识味;一角仙人,耻其呪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识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和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识”

    本义为知道、辨别,如《说文解字》释:“识,知也。”引申为辨识、体会,如《庄子·人间世》中“识其所以然”。

  2. “味”

    本指食物滋味,如《说文解字》:“味,滋味也。”后扩展为事物的意趣、道理,如《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二、词汇本义与引申义

三、典籍用例

  1. 《礼记·礼运》(汉代)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颖达疏:“圣人作则,必使识味而节其欲。” 说明通过教化使人明辨欲望本质并加以节制。

  2. 《文心雕龙·知音》(南朝·刘勰)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虽未直用“识味”,但“识器”与“识味”同理,均指通过积累提升鉴别能力。

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纸质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识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识味”指知味、辨味,即通过感官辨别味道的特性或深层次意味。例如《晋书·苻朗载记》中提到苻朗“善识味”,能区分不同调料的来源,体现其辨味能力。

二、出处与例句

  1. 汉代扬雄《法言·吾子》:
    “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
    此处批评舍弃寻常美味却追求怪异食物的人,暗指其缺乏真正的辨味能力。
  2. 南朝梁刘孝威《谢东宫赐净馔启》:
    以“雕盘流其滋旨,宝器委其色香”形容食物色香味俱全,并借“识味”表达对美食鉴赏的赞美。

三、引申意义

“识味”不仅指物理味觉的辨别,还可引申为对事物深层含义的体察。例如“文笔艰涩无~”中的“味”,即强调对文字意趣的感知。

四、用法提示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常见于古文或文学性较强的表述中。如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描八旗制度尝鼋沉静弛备除籍綷縩大锣打勤大有可为定居点定谟阿顺房奴翻刻風旋丰溢硌磴古典音乐鹤驾和乐贺世圜凿方枘魂骸缰绳湝湝髺垦轹刍陵压溜急遛鸟楼犂麽虫铭述鸟鼠同穴泼醅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羣经稔知软肥三年艾三笑图森凉扇荡少别哨鹿勝期什么事神芝涉朔澍濡蒜发鲐颜贪黩淘井惕想拖拖拉拉微节误本显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