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言经籍。常指儒家经典。《南史·儒林传·沉峻》:“凡贤圣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其取材也,自羣经三史,逮于 周 秦 诸子之书。”
“羣经”是“群经”的异体字写法,现通用为“群经”,其含义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泛指古代经籍。该词强调对儒家核心典籍的统摄性表述,如《周官》《周易》《诗经》等均属“群经”范畴。
二、历史文献引用
三、字形与用法演变 “羣”为“群”的古体字,现代汉语中已统一使用“群经”。该词不仅指具体典籍,还可引申为广博的学问体系,如“群经三史”即涵盖经史子集等经典文献。
四、扩展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群经”可泛指传统经典学问体系,强调学术的深厚积累,常用于形容学者涉猎广泛、学识渊博的状态。
《羣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群或者一堆经书或经典。
《羣经》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羊(维部)部首,右边是習(習部)部首。它一共有13个笔画。
《羣经》一词源自《诗经·小雅·小宛》中的一篇诗,诗中有“乐只君子,邦家之基;羣经如林,民之良弼。”这句话中的“羣经”即指经书的群集。
《羣经》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羣經」。
在古时候,汉字《羣经》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由羊和習两个部首组成。
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羣经》,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
组词:羣居、羣言、羣盗、羣氓 等。
近义词:大經、經綸、經典、經籍 等。
反义词:零星经书、零散资料、零碎知识 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