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愬告的意思、愬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愬告的解释

诉说,告发。《明史·王用汲传》:“大臣益得成其私而无所顾忌,小臣益苦行私而无所愬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愬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字义分解

  1. 愬 (sù)

    • 本义为恐惧、惊惶(《说文解字》:"诉,恐惧也")。
    • 引申为申诉、控告(《论语·宪问》:"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指向上级或权威陈述冤屈或不满。
    •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论语注疏》。
  2. 告 (gào)

    • 基本义为报告、告知(《尚书·禹贡》:"告厥成功"),后特指向官方或尊长控告、揭发(《周礼·秋官》:"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于士")。
    • 来源:《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

二、合成词义

"愬告"为同义复合词,强调通过正式渠道申诉冤情或控告他人,常见于法律或伦理语境:

三、古今用法对比

现代汉语中,"愬告"已被"控告""申诉""起诉"等词取代,但古文献研究、历史法律文本中仍需精准理解其"具状陈冤"的正式性 与"求诸公义"的伦理色彩。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

网络扩展解释

“愬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核心含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愬告”读作qiú gào(根据),意为“诉说、告发”。其中“愬”字在古汉语中通“诉”,表示陈述或控告的行为。

  2. 使用特点

    • 该词属于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控告”“申诉”等替代词。
    • 需注意与发音相近的“讣告”(fù gào)区分,后者指丧事通知(-4)。
  3. 语境示例
    如古文中可能出现的句式:“民有冤情,愬告于官”,即百姓向官府申诉冤屈。

建议:若需使用类似含义的现代词汇,可根据具体场景选择“申诉”“举报”或“揭发”等更通用的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谙悉白鹤峯辬华部元才人茶饭称县黜升达喀尔砥墆钉缸碓臼放堂饭盂缝合丰神富裕功载诟骂广庭鹤庙华榱荒腆晦节检则矜奇立异坷坎孔罇旷日引久餽节梁鷰领使龙湫龙摅沦匿眉峯碧木车牧犊怕莫配偶批购披鳞跂脚契若金兰乞如愿赇托曲附羣疠月氏圣觉士死知己说卫莎草啼号通比吞纵完工无事处鲜禽仙人摘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