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悬籍 金马门 。犹金榜。 唐 温庭筠 《酬友人》:“寧復思金籍,独此卧烟林。” 顾嗣立 注:“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既通 金闺 籍,復酌琼筵醴。注: 金闺 , 金马门 也。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明 沉琼莲 《送弟溥试春官》诗:“年年望汝登金籍,用补山龙上衮衣。”
(2).道教谓仙籍。 唐 元稹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驥軛前惊。” 五代 殷文珪 《经李翰林墓》诗:“身謫 蓬莱 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
金籍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金”和“籍”两部分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及《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修订版)的释义,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词源与构词分析
“金”象征贵重、不朽,常见于古籍中形容重要典籍(如“金经”);“籍”原指书册、名册,引申为典籍制度。二字结合后,“金籍”特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献或身份凭证,常见于道教文献与古典文学。
基本释义
在宗教语境中,“金籍”指道教经典中记录仙职的册籍,如《云笈七签》载“名列金籍者,得长生之录”。在文学领域,该词多喻指功名簿或显赫身份,如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金籍题名”的典故。
引证与延伸用法
宋代《太平广记》卷十五引《神仙传》记载:“金籍玉书,藏于瑶台”,此处“金籍”与仙道文书相关联。明代《道藏·洞玄部》亦将重要符箓称为“金籍秘文”,突显其神圣性。现代汉语中,该词偶见于诗词创作,借喻不朽成就,如《中华诗词大辞典》(中华书局,2020年)收录的当代作品中“功成金籍留青史”之句。
“金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古典诗词注解。
安安合适俵扬藏踪蹑迹唱和抄报诧叹打髀石当真擣治等高种植电子器件觝击定执低哑二雅贩夫皂隶贩肆发声奉朝请丰祉伏腊公映规抚龟六藏汉田郎恢复麾节见性成佛徼劫较议嫁主解析式攲倾鸠辑俊捷军任溘尽乐丧凌牀淩殄论剑玟琁佩玖破示佥都御史清点奇文共赏气歇歧异榷铁去邪软皂仕女收祲疏水箪瓢台命王会挽士祥飙翔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