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室容贤的意思、十室容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室容贤的解释

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弘明集·正诬论》:“且十室容贤,而况万里之广! 重华 生於东夷, 文命 出乎西羌,圣哲所兴,岂有常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十室容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会有贤能的人才存在。它强调人才无处不在,不应因地域狭小或人口稀少而忽视发现和任用贤才的可能性。

详细释义:

  1. 字面拆解与直译:

    • 十室: 十户人家。泛指地域狭小、人口稀少的地方。
    • 容: 容纳,存在。
    • 贤: 贤能的人,有才德的人。
    • 直译: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能容纳(存在)贤能之士。
  2. 深层含义与引申义:

    • 强调人才的普遍性: 核心思想是人才并非只产生于繁华都市或名门望族,即使在偏僻、微小的地方,也必然有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 劝诫重视人才发掘: 这个成语常用来劝诫当权者或用人者,不要以地域大小、出身高低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要善于在基层、在普通人群中发现和任用贤才。
    • 体现古代人才观: 反映了中国古代重视人才、认为人才是治国安邦根本的思想,也体现了“英雄不问出处”的理念雏形。
  3. 典故来源(增强权威性): 该成语的典故可追溯至《论语·公冶长》: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 虽然孔子原话强调的是“忠信”之人普遍存在,但后世引申其意,特别是将“忠信”扩展为更广泛的“贤能”,形成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或“十室之邑,必有俊士”的说法,并最终凝练为成语“十室容贤”。另一个相关的典故是春秋时期齐桓公重用出身微贱的管仲(管夷吾),成就霸业,常被用来佐证“十室容贤”的道理。

  4. 比喻与应用: 常用来比喻或说明:

    • 不能因为地方小而轻视那里的人才。
    • 选拔人才要深入基层,扩大视野。
    • 人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十室容贤”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人才分布的广泛性和发掘人才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贤能之士并非稀缺资源,关键在于是否有识才的慧眼和用才的胸怀,无论身处何地,都应重视和尊重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十室容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三、用法与结构

四、语音与书写

五、扩展理解

此成语常用于强调两个观点:

  1. 地域无界:无论地方大小都可能涌现人才;
  2. 历史印证:古代圣贤多出身平凡(如舜生于东夷,禹生于西羌)。

别人正在浏览...

爱毛反裘罢露苞裹罢瘵操舍长至触觉得道多助洞察一切冬菇洞精笃责方朔桃飞天使者高户公道供过于求规固恢恑憰怪毁禁家畜奬藉江醪见意精厉酒盆絶出昆台括耳老爷脸小犂耕流动资产漫儿靡骋默意穆畅枇杷破胆寒心千难万险七级芙蓉森严壁垒舍拔生克石盆説事输庸俗名天花板提地外宾玩花招晩笋猥佌位移雯盖武蠭无所畏忌详稳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