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详稳的意思、详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详稳的解释

(1).审慎稳重。 南朝 梁 江淹 《何詹事为吏部尚书诏》:“侍中太子詹事 戢 ,业履修平,体识详稳。”一本作“ 详隐 ”。

(2). 辽 代官名。诸官府监治长官。《辽史·韩匡嗣传》:“ 匡嗣 以善医,直 长乐宫 ,皇后视之犹子。 应历 十年,为 太祖 庙详稳。”参阅《辽史·国语解》

(3). 金 代乣军官名。掌守戍边堡等事。《金史·百官志三》:“诸乣:详稳一员,从五品,掌守戍边堡,餘同谋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详稳"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周密稳妥、细致安定的状态。该词最早见于《辽史·百官志》,原为契丹语借词"想昆"的汉译转写,特指辽代军事或行政官职,后经语义演变成为兼具动词与形容词特征的复合词。

从构词学分析:"详"取《说文解字》"审议也"之本义,强调周密考量;"稳"据《玉篇》"安定也"之训,着重妥帖状态。二字结合既包含过程性的审慎考量,又体现结果性的稳妥状态,符合汉语"动静相宜"的造词规律。

在权威辞书中的释义体系:

  1. 《汉语大词典》释为"①辽代军官名;②周详稳妥"
  2. 《辞源(修订本)》标注其官职属性:"北面官,掌部族军马之政"
  3.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详载其职能演变:"初为统兵官,后兼理民事"

该词在当代主要应用于两个领域:

注:因该词属专业历史术语,常规词典收录有限,建议结合《辽金职官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等专著深化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详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基本词义:审慎稳重

该词最早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处事态度,指谨慎、沉着、稳妥。例如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在诏书中评价何戢时提到“体识详稳”,即强调其稳重可靠的品质。


二、辽代官职

作为辽代官制中的特定职位,“详稳”是契丹语对汉语“将军”的音译(又译作相温、详温等),主要职责为监治各官府机构的长官。据《辽史》记载,韩匡嗣曾担任“太祖庙详稳”,负责宗庙事务管理。


三、金代军事职务

金代沿用了这一官职名称,但职能发生变化,成为乣军(边防军)的军官名,品级为从五品,主要负责戍守边疆要塞。《金史·百官志》明确记载其职责与谋克(金代基层军官)类似。


补充说明:

  1. 语言演变:清代将“详稳”改译为“衮”,在索伦语中意为“理事”,体现语义的进一步转化。
  2. 历史关联:该词从汉语到契丹语的音译再回流至汉语,反映了辽金时期民族语言与职官制度的交融现象。

别人正在浏览...

拜揖坌沓变常禀牍摧朽鹾簋打狗动静都监恩贶儿女私情发赀風幌伏首贴耳旱烟皓白和神国鸿断鱼沈话岔儿壶馂狐狸尾巴活动家见哀匠资街心金鋄狼奔鼠窜泪管乐文峦丘论道官蔓蔓明镜止水暖煦佩铜凭讬恰巧跂蠢碛月齐蓁蓁曲轸人文容厝圣君率性书香人家死目泰山府君螳斧天伦蜩鼹通知挽道威烈五甲吴绵粅粅熙朝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