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教的意思、诗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教的解释

(1).本指《诗经》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礼记·经解》:“ 孔子 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 疏:“《诗》依违讽諫,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跡。” 明 海瑞 《注唐诗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经’并行,《诗》教为首。”

(2).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风格。 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 六朝 至 陈 隋 之间,创为宫体,诗教为之一变,率皆浮靡之词,华而不实,与性情相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诗教”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一、定义与起源

“诗教”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经解》,孔子提出通过《诗经》教化民众,使人形成“温柔敦厚”的品性。其本义指《诗经》通过含蓄委婉的讽谏方式实现教育功能,而非直接批判政治弊病。

二、核心思想

  1. 温柔敦厚
    强调诗歌应培养人平和、理性、包容的品格,如《诗经》中讽刺时政时“怨而不怒”,以含蓄表达促进道德内化。
  2. 兴观群怨
    孔子提出诗歌的四大功能:感发意志(兴)、观察社会(观)、沟通情感(群)、抒发不满(怨),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

三、历史演变

四、现代意义

当代“诗教”侧重美育功能,通过诗歌培养人文素养与创造力,例如推动诗歌进课堂、社区等,目标并非培养诗人,而是塑造诗性思维与雅正人格。

总结

诗教既是古代以《诗经》为核心的教化体系,也是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其核心在于通过诗歌实现人格塑造与社会和谐,兼具历史深度与现实生命力。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诗教》的意思

《诗教》是一个词汇组合,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诗》指的是文学体裁中的诗歌,是用辞言和韵律构成的文学作品。而《教》则表示教育、教导的意思。因此,《诗教》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通过诗歌的方式进行教育和教导。

《诗教》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诗教》的拆分为:
- 《诗》的部首是讠(讠中带点),总笔画数为4。
- 《教》的部首是攴(中间带横),总笔画数为11。

《诗教》的来源与繁体

《诗教》这个词来源于汉语,是由汉字构成的。所以没有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有着不同的演变和书写形式。关于《诗教》这个词,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诗教》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诗教》的例句:
1. 中国古代文人常通过《诗教》来传承美德和道德观念。
2. 他以精心编写的诗教读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3. 这本书将诗教与生活的智慧相结合,使读者更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组词

与《诗教》相关的组词:
- 诗人:指创作诗歌的人。
- 教育:指通过教导来培养人的能力和品质。
- 诗歌:指用辞言和韵律构成的文学作品。
- 教师: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近义词和反义词

《诗教》的近义词:
- 诗育
- 诗化
- 诗文教育

《诗教》的反义词:
- 散文教育
- 小说教育
- 散文教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