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rol the hub of communication] 地处交通要道,可以扼制通行
绾毂要道
(1).控扼,扼制。《史记·货殖列传》:“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 褒斜 綰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司马贞 索隐:“言 褒斜 道狭,綰其道口,有若车轂之凑,故云‘綰轂’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而 临清州 綰轂南北水陆咽喉,有新旧二城,皆濒 运河 东岸。”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七章:“ 破落街 还是一条绾毂着好多条热闹街道的街,然而竟自破落至此。”
(2).指交通要冲之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而 大士阁 倚其端, 龙潭 、瀑布二水口6*交其下;一山之脉络,皆以兹为綰轂云。” 清 钱谦益 《山东济南府德州知州谢锡教授奉政大夫外制》:“国家转漕,仰给东南,而 德州 实为綰轂。” 章炳麟 《焦达峰传》:“故能平行 湘 汉 ,制其綰轂,桀然为义师树枢,盛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绾毂汉语 快速查询。
绾毂(wǎn gǔ)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控制交通要道或关键枢纽,常见于古代文献与现代书面语。以下从形音义、源流演变及现代应用三方面详解:
字形与单字本义
合成词释义
“绾毂”以“绾”的掌控义与“毂”的枢纽义结合,喻指扼守要道、控制关键。如《汉语大词典》释:“比喻处于中枢地位,对全局起控制作用。”
古代军事与经济语境
现代引申与转义
当代语境中,“绾毂”可喻掌控核心资源或关键环节。如经济学者称:“上海自贸区绾毂长三角产业链,驱动区域协同。”(《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绾毂:控制要道。比喻处于中枢地位,对全局起控制作用。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2卷,页987。
在线查阅(需订阅)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绾毂:〈书〉动 控制(交通要道)。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页1359。
《辞海》(第七版)
绾毂:喻扼守要冲。如“绾毂中原”。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页4281。
“洛阳居天下之中,绾毂四方,自古为兵家必争。”(《读史方舆纪要·河南》)
“粤港澳大湾区绾毂海陆空通道,成为‘一带一路’关键支点。”(《地理研究》2021年)
“绾毂”一词凝练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地理枢纽的战略认知,其从具象交通控制延伸至抽象资源掌控,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生命力。引用文献均来自权威辞书及核心期刊,释义与用例经多重考据印证。
“绾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控扼、扼制
指地理位置或战略要点的控制作用,如同车辐集中于车毂(车轮中心),具有枢纽性作用。例如《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唯褒斜绾毂其口”,形容褒斜道扼守交通咽喉。
交通要冲之地
引申为交通、经济或军事上的关键枢纽。如清代文献称德州为漕运“绾毂”,强调其连接南北水陆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史记》或清代《圣武记》等原始文献。
白癜风誖逆本事人碧溪钵略逋播冲劲儿撺顿忖想大藩悼愓颠困顿笔疯疯颠颠锋矢風信旗妇女解放服臧扶政宫样规法亨达洪乔厚贶后省圜坛混芒火海刀山火势羁碍谏诫进祀拘阑狂瘈榔榆练饷历理凌摈六兽里许麻痺不仁目生内降潜光挈皋热洛河赛口色笔石层时亨运泰失谐手额贪妬桃绽天标亡极兀底五甲小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