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犒饫的意思、犒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犒饫的解释

犒赐。《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出金帛酒炙犒飫军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犒饫(kào yù)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犒”与“饫”二字组合而成,专指以酒食慰劳、宴飨特定对象的行为,多用于军事或重要礼仪场合。以下从词义、语源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指以酒肉、财物慰劳军士或有功者。《说文解字》释“犒”为“饷军”,即犒赏军队。其核心含义是通过物质赏赐表达嘉奖或抚慰,对象多为将士、使臣等群体。

    典籍例证: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使展喜犒师。」

    (鲁僖公派遣展喜以酒食慰劳齐国军队。)

  2. 原指宴饮饱食,引申为隆重的宴飨仪式。《尔雅·释言》注:“饫,私宴也”,特指非公开的正式宴席,强调礼仪性与款待的丰盛。

    典籍例证:

    《后汉书·马融传》:「饫赐毕,劳逸齐。」

    (宴飨赏赐结束后,将士均得休整。)

  3. 犒饫

    二字连用强化“以宴飨形式犒劳”之意,常见于描述战后庆功、外交迎送或重要仪典中的宴饮活动,兼具物质赏赐与礼仪性款待的双重内涵。


二、语源与结构


三、典籍用例与演变

  1. 军事场景:

    《宋史·兵志》载:「每岁冬训毕,犒饫将士,以彰国恩。」

    (每年冬季练兵结束后,以宴席犒赏将士,彰显国家恩典。)

  2. 外交仪典:

    明代《国朝典汇》记:「遣使犒饫藩国来使,用示怀柔。」

    (派遣使者宴飨藩国使节,以示怀柔之道。)

  3. 词义窄化:

    明清后,“犒饫”渐被“犒赏”“宴犒”等词替代,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仿古文体。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卷,第12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辞源》(修订本)第三册,第256页,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古代汉语词典》第1版,第812页,中华书局,2000年。

参见: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并援引《左传》《后汉书》《宋史》等经典文献用例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犒饫”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ào yù,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通过提供饮食、财物等方式慰劳或奖赏他人,以激励士气或表彰功绩。该词由“犒”(慰劳、奖赏)和“饫”(供给饮食)两字组成。

二、词源与背景

  1. 历史起源:起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军队取得胜利后,统治者会以酒食、财物犒劳将士,巩固军心。例如《续资治通鉴》记载,宋理宗绍定五年曾“出金帛酒炙犒飫军士”。
  2. 构词解析:
    • 犒:本义为以酒食慰劳,后引申为物质奖励;
    • 饫:原指饱食,后扩展为供给饮食。

三、使用场景

  1. 传统用法:多用于描述上级对下属的奖赏,如将领犒劳士兵、君主赏赐官员。
  2. 现代延伸:可比喻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或宴请宾客的场合,例如“公司以年终宴犒饫全体员工”。

四、相关成语与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军事赏罚制度或成语典故,可参考《续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边剧编排不可言状参録长思承基传卖楚润窜据点补彫流东枢梵册贝叶妨紊风干冯雪峰服皁甘旨肥浓割付各级寡便宜管风琴关虑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菰米过眼云烟祸丧家无二主开办考评空宗况味狂穉郎闱老劣列车员陋识马架子秣蹇闹闹穣穣棚架青出于蓝倾偾青盲七弃容服入监油生伦设品首事送鲜素雅天长地久天叙趧鞻纤度象邸鮝铺小谈霄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