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染指甲草的意思、染指甲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染指甲草的解释

凤仙花的别名。因其花和叶可染红指甲,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凤仙》﹝释名﹞:“急性子、旱珍珠……染指甲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染指甲》:“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染指甲草是汉语中对凤仙花(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的民间别称,因古代女子常取其花瓣汁液染指甲而得名。该植物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茎肉质多汁,花瓣呈蝶形,颜色多为粉红、紫红或白色。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花瓣和叶片含有萘醌类色素成分,与明矾混合后可附着于指甲表面,形成天然染色效果。

名称溯源

“染指甲草”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救荒本草》,书中称其“妇女采花染指甲”,清代《广群芳谱》进一步注解:“红色者捣碎入明矾,染指甲甚鲜红”。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词为北方方言对凤仙花的俗称。

应用传统

古代药学典籍《本草纲目》载其具有活血消肿功效,花叶可外用治疗疮毒。染色技艺方面,需将花瓣捣碎后加入白矾作媒染剂,包裹于指甲过夜,此法在宋代《清异录》中已有详细记载。

文化象征

民俗中染指甲草被赋予驱邪纳吉的寓意,七夕节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习俗在《燕京岁时记》中称为“女儿节特色”。其种子成熟时果荚爆裂的特性,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被描述为“急性子”,成为文学作品中“迫不及待”的意象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染指甲草”是凤仙花的别名,因其花和叶可用来染红指甲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名称来源 该名称源于古代民间用其花瓣或叶片捣碎后染指甲的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清《燕京岁时记》均记载了这一用途,称其“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2. 植物特征

3. 文化应用 古时少女常用白矾与花瓣混合捣烂,敷于指甲染色,这一传统在文学作品如老舍《四世同堂》中亦有体现。

4. 其他说明 该植物原产中国与印度,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现代仍有人延续染甲习俗。

别人正在浏览...

唉唉爱流闇质班随豳风图比期不吃劲筹算翠勺当方蜑酒的役点检钓璜公地衣植物斗升肠杜德机对火发念蜂铃风信旗耕犊钩矩光蛋官物黄冕辉容解纷警勗金痍乐祸不悛掠子潦倒梆子陵竞率心淼淼嗯哪平动千娇百媚凄淡怯滞三年化碧声影摄想石首失制兽罟瘦骨梭棱树瘢树木数众厮役所主天亮外瀛婉嫕诬治衔蝉萧然物外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