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汉书》的并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 唐 高适 《遇卢明府有赠》诗:“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尝见 董 对客犹谈説《史》《汉》,评隲 迁 固 短长,亹亹不少休。”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
“史汉”是汉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史记》和《汉书》两部史学经典的合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史汉”是《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与《汉书》(东汉班固著)的并称。这两部著作均为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常被后世学者并提,用于指代早期史学的最高成就。
当代学者如孙犁在《耕堂读书记》中评价《三国志》时,仍以《史》《汉》为参照,强调其作为“良史”的标杆意义。
“史汉”不仅是对两部史书的简称,更承载了古代史学传统与文学审美的双重价值。其并称现象反映了历代文人对这两部经典的高度推崇,以及它们在学术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史汉》是一个词语,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史书《汉书》。
《史汉》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史”字的部首是口,它的笔画数是5;“汉”字的部首是氵,它的笔画数是3。
“史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时期,当时的著作中提及的“历史”和“汉朝”的相关内容。繁体字形为「史漢」。
古代汉字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略有不同。例如,“史”字在古代的写法中,上部的“匕”(bǐ)看起来更加像刀刃,而在现代被写作“ㄕ”。同样地,“汉”字在古代的写法中,它的下部曾被写作“水”(shuǐ)。这些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而来。
1. 他翻阅了《史汉》以了解汉朝的历史。 2. 我正在研究《史汉》中关于皇帝的记载。
史学、历史、史书、汉学、汉字、汉朝
《汉书》、《汉记》、《汉传》
其他史书、其他历史时期的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