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以盛放食品、食具或其他礼物的,可提可挑的大盒子。《金6*瓶6*梅词话》第十四回:“ ********* 听言大喜,即令 来旺儿 、 玳安儿 、 来兴 、 平安 四个小厮,两架食盒,把三千两金银先抬来家。”《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宋景诗起义》:“家家户户都献礼,火腿板鸭送食盒。”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这地方的风俗,送礼的食盒,不只光装能吃的东西,什么礼物都可以装食盒。”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食盒汉语 快速查询。
食盒是古代用于盛放食物、食具或礼物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实用与文化双重属性。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食盒是一种多层设计的器具,通常由木、竹、珐琅或漆器等材质制成,以木质最为常见。其结构包含底盖,内部有隔层,可分类存放不同物品,小至掌心大小的桃形盒,大至需多人抬运的层叠式盒。提梁设计便于携带,材质坚固耐磕碰。
早期食盒结构简陋,多为商铺运送食物所用,后逐渐精致化。唐代文献与绘画中已有记载,明清时期因文学描写(如《儒林外史》《金瓶梅》)进一步普及。近代随生活方式变化,逐渐退出日常,成为收藏品。
食盒不仅是工具,更承载了古代社交、礼仪与艺术审美。其设计融合实用性(如保温、防晃)与装饰性(如雕刻、漆艺),反映了传统工艺水平与社会阶层差异。
若需进一步了解食盒的形制演变或具体文献记载,可查阅《儒林外史》《金瓶梅词话》等古典作品,或参考博物馆藏品资料。
食盒是指用于盛放食物的盒子或容器。它通常用于外卖、快餐、野餐等场合,方便携带食物。
食盒的拆分部首为食,表示与食物相关。食盒的笔画数为10画,属于较为复杂的汉字。
食盒是一个汉语词语,来源于现代汉语。它由“食”和“盒”两个字组成,意思明确简洁。
在繁体字中,食盒的写法与简体一致,没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中,食盒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食盒一词的使用较为现代化,古代汉字写法不常用,故无法确认确切的古代写法。
1. 我买了一个食盒,准备带中餐去办公室吃。
2. 这家外卖店的食盒包装得很精致,非常方便携带。
食盒的相关组词有:
1. 快餐盒
2. 外卖盒
3. 便当盒
4. 饭盒
5. 纸盒
6. 塑料盒
7. 美食盒
8. 容饭盒
9. 饭盒袋
10. 盖饭盒
食盒的近义词有:
1. 餐盒
2. 盛食盒
3. 饭盒
4. 食品容器
食盒的反义词是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