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涂改的意思、涂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涂改的解释

[alter] 涂去原有的,重新写或画

涂改无效

详细解释

抹去或用白6*粉涂在原来的字或画上,重新写或画。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余尝借观,皆 坡 ( 苏东坡 )亲笔,凡有涂改,即押字於下,而用臺印。” 鲁迅 《<嵇康集>序》:“后又有 朱 校二次,亦据刻本,凡先所幸免之字,輒復涂改,使悉从同。”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涂改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涂改"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对文字、符号进行覆盖修改的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在已有书写内容上涂抹覆盖并重新改写的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该词具有以下三层内涵:

  1. 动作属性

    作为及物动词,"涂"指颜料或笔迹的覆盖,"改"指内容修正,组合后强调通过覆盖原迹实现修改。例:涂改证件编号、涂改作业错字。

  2. 应用场景

    主要涉及三类对象:

  1. 使用规范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正式公文涂改需加盖校对章,个人证件涂改将导致法律效力丧失。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建议重要文件应避免直接涂改,宜采用规范修订符号标注。

该词源可追溯至唐代《干禄字书》"涂注乙改"的校勘术语,明代《字汇》将其简化为"涂改",现代语义基本延续古籍定义。在语义强度上较"修改""删改"更具覆盖原迹的具象特征,与"篡改"存在本质区别,后者强调非法性改动。

网络扩展解释

“涂改”指对已有文字、图像等痕迹进行修改的行为,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通过涂抹、覆盖等方式修改原有内容,使其呈现新的形态或含义。常见于文书修改、票据调整等场景。例如用白粉覆盖原字迹后重新书写,或直接划掉原文改写。

二、方法与特点

  1. 操作方式:包括涂抹覆盖(如使用修正液)、划改、添加新内容等。
  2. 结果特征:改变原始内容的唯一性,可能造成信息不完整或歧义。

三、应用与风险

四、文学与历史例证

唐代李商隐《韩碑》中“涂改《清庙》《生民》诗”即描述文字修改行为,宋代周必大记载苏轼手稿涂改时加盖印章确认。


注:涂改与“伪造”有本质区别,前者基于原内容修改,后者是完全仿造新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百镒颁赠半自耕农薄眉鼻气如雷不识之无忡怅踹匠啖养典证短绠断意蠹简防止飞蛇凫雁刚玉格局官兵桂酒桂序古记黑甜后老子减贾尽夕郡县空印旷土款启魁艾貍步龙鳞座罗帱律行鸣嘶盘虵佩韦皮綷凭衿洽奏秦雍丘樊色舞尚享善字侍执巾栉束骸斯事体大送任迢邈陀罗骠亡地弯弯未名社舞动无闻谢玄文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