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行的意思、金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行的解释

(1).指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这一行。《后汉书·西羌传》:“﹝ 西羌 ﹞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李贤 注引《黄帝素问》:“西方者,金之域,沙石之处,其人山居而多风,水土刚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金寒玦离” 唐 颜师古 注:“冬主杀气,金行在西,是谓之寒。”

(2).指 晋 朝。古代哲学家在五行学说中用五行相胜来比附王朝的兴替。认为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质),循环往复,终而复始。因 晋 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脣,乘閒电发。” 李善 注:“金行,谓 晋 也。 干寳 《搜神记》曰:‘ 程猗 《説石图》曰:金者 晋 之行也。’”《北齐书·文宣帝纪》:“是故 汉刘 告否, 当涂 顺民, 曹 历不永,金行纳禪,此皆重规袭矩,率由旧章者也。”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金行 太元 岁,渔者偶探賾。”

(3).指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效乐章十四》:“金行在节,素灵居正。气肃霜严,林凋草劲。” 宋 沉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已觉金行早,谁调玉烛和。”

旧时经营金银业务的店铺。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九章:“金钱略为三品:小者作十用,次者作百用,大者作千用。是时实名金行,不名银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行”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分别源自古代哲学、传统行业及历史专名:


一、五行学说中的金属属性(哲学概念)

释义:

“金行”指中国古代哲学“五行”(木、火、土、金、水)中的“金”属性,象征收敛、变革、肃杀之气。在方位对应西方,季节对应秋季,颜色为白色,与“肺”“大肠”等人体器官相关联。

来源:

《黄帝内经·素问》提出“金曰从革”,强调金的变革特性。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进一步将五行与伦理、政治结合,确立金行的哲学体系。


二、金融行业的别称(经济领域)

释义:

“金行”是近代对金融机构(如钱庄、银行)的俗称,尤其流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例如“金银号”“票号”等经营货币兑换、存储、信贷的场所,均泛称“金行”。

来源:

《清稗类钞·农商类》记载:“市肆贸易,金行掌金银之兑易”。民国《上海金融志》亦沿用此称,指代早期银行业。


三、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政权(专有名词)

释义:

“金行”特指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的“前赵政权”(304–329年)。因按五行德运学说自认属“金德”,史书又称“金行”。

来源:

《晋书·载记》记载:“(刘曜)以水承晋金行,国号曰赵”。现代学者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详述了五胡政权对五行德运的依附现象。


“金行”一词的释义需结合语境:哲学中属五行之一,经济史中指金融机构,历史学中则为前赵政权的代称。其含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维文化承载。

网络扩展解释

“金行”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层面的解释:

  1. 五行学说中的“金”
    在传统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金”代表西方方位、秋季、白色等属性,象征刚硬、肃杀之气。古代文献如《后汉书·西羌传》提到“金行之气”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时也以“金行在西”解释季节特性。

  2. 代指晋朝
    基于“五德终始说”,每个朝代对应五行中的一德。晋朝被认为属“金德”,故以“金行”代称。例如《乐府诗集》中“金行在节”即指晋代政权更迭的合法性。

  3. 指代秋季
    五行中金对应秋季,因此“金行”可象征秋天。如《乐府诗集·唐五效乐章》中“金行在节”描述秋季的时令特征。

  4. 金银首饰店铺的旧称
    近代文献中,“金行”曾指经营金银业务的商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及“实名金行,不名银行”,反映其历史用法。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后汉书》《乐府诗集》等古籍,或康有为《大同书》近现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带不办成市雠释憷场鉏僇鏙错动觉陡跌敦悃分房風移俗易隔碍庚癸之呼攻祷钴60广开才路丱學家行邮税和氏璧荒子孱孙还原反本奬诱监戒集场蹐地跼天惊师动衆祭享絶着跼曲卡钳枯鳞乐嬉嬉连谱凌诟龙眉凤目靡遑恼公偏不的前迈如狼似虎乳钟三尺雪三雨山户适时应务书店鼠头鼠脑螳蜋奋臂投艰屠苏王杨婉言谢绝遗操文搜丁甲诬赖陷刃削切谢豹笋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