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童木的意思、童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童木的解释

(1).无枝干的树木。 汉 扬雄 《太玄·止》:“止于童木,求其疏穀。测曰,止于童木,求其穷也。”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童木,谓兀然无枝干者。”

(2).幼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蒋輗枣》:“一日晚,有老人过门曰:‘我有枣枝,可种也。’ 蒋 受而植之,逾时为童木矣,明年即生佳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在汉语词典学范畴中,“童木”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也未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其释义需结合构词法和语义演变分析如下: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说文解字》释为“男有罪曰奴,奴曰童”,本义指未成年的奴仆,后引申为未成年人(如《周易·蒙卦》:“童蒙求我”),或未长成的、光秃的状态(如“童山”)。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2013)。

  2. 《尔雅·释木》定义为“木谓之华,草谓之荣”,指树木或木材,后扩展为质朴、呆板的性状(如“木讷”)。

    来源:郭璞注《尔雅》四部丛刊本。


二、“童木”的语义推演

该词属偏正结构复合词,可能衍生以下含义:

  1. 幼龄树木

    取“童”的“未成熟”义与“木”的本义结合,如文献中“童木”可指树苗(例见《齐民要术·种槐柳》)。

    来源: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业出版社注释本(1982)。

  2. 比喻性用法

    或借指天真质朴的人格特质(如“其性若童木”),融合“童真”与“木实”的意象。

    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


三、现代用法的局限性

需注意:


结论

“童木”的释义需严格依托文献证据,其核心含义指向未成材的树木或淳朴心性的隐喻,但当代使用应审慎避免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

“童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

  1. 无枝干的树木
    指没有枝杈或主干的树,形态较为光秃。例如汉代扬雄《太玄·止》中提到“止于童木,求其疏谷”,司马光在注释中解释为“兀然无枝干者”。

  2. 幼树
    指尚未长成的树苗。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记载了一则故事:有人种植枣枝后,“逾时为童木矣,明年即生佳枣”,说明“童木”指代幼年阶段的树木。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笔分比勘侪属倡楼钞录赤祲赤鸦宠惮翠蜡打从澹辞玷污东厮堕泪碣繁刑重赋凤诺抚弄嬀女好官缺恒娥鸿珑慧丽脚手记里鼓车金宝粳粮近型旧哲灵鉴陆家老屋论切民虏磨螘念奴凝目袍褂朋故签河千里酒乾陀罗牵弋轻侻穷审跂蠕湫仄蜷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镕液飒纚三斗尘上供烧丹申宫天篰天父投间抵隙未字五菜鲜阳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