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敛的意思、发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敛的解释

(1).散发、积聚(财物)。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新唐书·韩洄传》:“復罢省胥吏冗食二千人,积米 长安 、 万年 二县各数十万石,视年丰耗而发敛焉,故人不艰食。”

(2).犹往还,进退。古历谓日道发南敛北之细数。《周髀算经》卷上:“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至昼夜长短之所极。” 赵婴 注:“发,犹往也。敛,犹还也。”《汉书·律历志上》:“盖闻古者 黄帝 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题名宿度,候察进退。”《晋书·律历志中》:“ 容成 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餘,述而著焉,谓之《调历》。”《明史·历志五》:“按古历及《授时》,皆以发敛为一章。发敛云者,日道发南敛北之细数也,而加时附焉,则又所以纪发敛之辰刻,故曰发敛加时也。”

(3).犹伸屈。指诗歌风格的变化。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一:“ 荆公 云: 李白 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於此而已,不知变也。至於 杜甫 ,则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发敛”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解释:

1.经济层面的“散发与积聚”

指财物的调配管理,包括分发和储备。例如南朝宋颜延之在《庭诰》中提到“量时发敛,视岁穰俭”,意为根据时节和收成调整物资分配;唐代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中“敬时穷发敛”则强调通过合理调度保障民生需求。

2.历法术语中的“进退变化”

古代天文历法用以描述太阳运行轨迹的南北移动规律。如《周髀算经》记载:“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即冬至太阳南行(发),夏至北归(敛),以此解释昼夜长短变化。《汉书·律历志》进一步说明这是通过观测日月运行轨迹来制定历法的依据。

3.文学批评中的“风格伸缩”

用于形容诗歌创作中刚柔并济、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金代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引用王安石观点,认为杜甫诗歌“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指其作品兼具豪放与含蓄的多元风格。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典籍、文学评论及历史文献的用法,具体语境需结合原文进一步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发敛】一词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写法、古代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发敛

《发敛》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为fā liǎn。它由「发」和「敛」两个字组成。部首是「发的宝宝」和「爪子」,笔画由「发」的5画和「敛」的11画构成。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采用繁体写法「髮斂」。

在古时候,「髮」的写法与现代汉字「发」略有不同,它形象地表示出人们的头发,同时也代表着财富的积累与富裕。而「斂」的写法则沿袭至今,它原本是「服」字的另一种写法,主要指代人们合上衣襟,表示节制和克制的意思。因此,「发敛」一词结合了进取心和节制的含义。

下面是一个例句来说明「发敛」的用法:
「他一直努力工作,发敛了不少财富。」

与「发敛」相关的组词有:
「发展」、「敛财」、「克敌制胜」等。

接近义词可以是:
「积累」、「储蓄」、「节俭」等。

相反的意思可以是:
「奢侈」、「挥霍」、「铺张浪费」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