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跋踬的意思、跋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跋踬的解释

亦作“ 跋疐 ”。挫折;进退不得。《文选·李康<运命论>》:“盖笑 萧望之 跋躓於前,而不惧 石显 之绞縊於后也。” 刘良 注:“跋躓,谓折挫也。” 章炳麟 《訄书·学隐》:“进退跋疐,能事无所写,非施之训詁,且安施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跋踬"(bá zhì)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较少使用,需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其本义与引申义: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说文解字·足部》释为“蹎跋也”,即跌倒。甲骨文字形似足踏草丛被绊倒之状(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引申为行走艰难。

    古籍例证: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郑玄笺:“跋,躐也;疐,跲也。” 指狼前行踩颈肉,后退绊尾的困境。

  2. 踬(同“疐”)

    《说文解字》训“跲也”,指被绊倒。字形从“足”“质”声,强调足部受阻(段玉裁注)。

    古籍例证:

    《左传·宣公十五年》:“杜回踬而颠”,谓力士杜回被草绊倒。


二、复合词“跋踬”的深层含义

核心义:形容行走时足部受阻而跌倒,喻指人生或事业遭遇挫折。


三、古籍经典用例

  1. 《诗经·豳风·狼跋》(中华书局点校本,2015)

    以狼的进退维谷隐喻周公摄政时的政治困境,奠定“跋踬”的象征意义。

  2. 《抱朴子·外篇·知止》(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2015)

    “骋逸策于跛蹇之途,适足蹶跋踬而伤足”,强调能力与目标不匹配必致失败。


四、现代应用与同源词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 《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

(注: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权威出版社版本信息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跋踬”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补充说明

  1. 语境应用:多用于形容事物发展受阻或人的处境艰难,如“计划跋踬不前”“仕途跋踬”。
  2. 构词分析:
    • “跋”本义为“踩踏、颠仆”,引申为“困顿”;
    • “踬”(同“疐”)意为“被绊倒”,二者组合强化了“受阻、不顺”的意象。

由于现有资料有限,以上解释主要基于权威词典《汉典》的收录内容。如需更详细的古籍用例或演变考据,建议查阅更专业的文献或语言学资料库。

别人正在浏览...

拔着短筹剥复捕拿不识高低册錣搀星陈举沉疴摧塌打杀貂扇丁中坻颓副尉膏腴子弟弓鞵狗屎古调好强喉长气短疆易骄骢浃时劫尘借耀禁从金练急转居蓄看循阆山乐和和寥泬凌蹙凌厉礼事留念梅花屋主面创末策末盐难挨拿问胠箧麴生人命危浅设许丝笼唐书天崩地塌跳踉铁凤铁环蜕壳万幸亹亹穆穆卧榻鼾睡焐脚现如今绡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