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碓的意思、地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碓的解释

即碓。舂米用具。 宋 苏轼 《豆粥》诗:“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缾煮豆软如酥。” 宋 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地碓”是古代一种以人力驱动的舂米工具,由石块或木石结构制成,通过脚踏或人力操作进行谷物脱壳或磨碎。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地碓即传统碓具,主要用于舂米、脱壳等农事活动。其结构通常包含石臼和脚踏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将人力转化为重力冲击力,以加工粮食。

  2. 历史与文学记载
    在宋代诗词中多次出现,例如:

    • 苏轼《豆粥》诗:“地碓舂秔光似玉”,形容用碓舂出的米粒晶莹如玉;
    • 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描绘“地碓声中昼掩门”,反映古代农村生活中碓具的使用场景。
  3. 功能与操作
    通过脚踏驱动上方的碓头(石锤),使其反复起落砸击石臼中的谷物,完成脱壳或粉碎工序。这种工具体现了古代劳动智慧,尤其适用于无水力条件的地区。

  4. 延伸含义
    部分文献(如)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自力更生、不依赖外力的精神,但此用法较少见于权威典籍,更多为现代语境下的衍生解读。

建议结合《汉典》《诗词古文网》等来源进一步了解其具体结构与历史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地碓的意思

地碓是指古代一种用来磨碾粮食的农具。它由一块大石头放在地上,再用脚踩动或用杆子搂动石磨,通过对粮食的碾磨来加工制作食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地碓的部首是土,并且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地碓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左传·隐公四年》:“为地碓于郏,觉有夺夏台之心”,意思是在郏市建造用来磨碾粮食的地碓。这表明地碓在古代就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农具。

繁体

地碓的繁体字为「地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地碓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变体为「地碓碓」。

例句

1. 农村的老人们还保留着使用地碓的传统制作面粉的技艺。

2. 这座古村落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农具,其中包括地碓。

组词

地坛、碓垆、农具

近义词

磨石、碾磨器

反义词

面包机、磨盘

别人正在浏览...

拜望保税区襃言常建车蹬叱咄豖豖楚练春葩丽藻大康悼逝登鹳雀楼攧扑斗而铸锥泛濆封阶嘎儿更则道格套狗爬泳絓网豪赡禾本科合城黑烟红苕滑落毁誉参半呼吸系统建构积尺祭鍊槿心酒态鞠恧扣絃丽迹溜瞅篓子毛细管磨不开磨灭烹燀骈支衾影无惭弃死人非物是三脆面擅离职守谂熟舌人十全十美手磬子损益彤车我师兀奡芴芒污杀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