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尘合汙的意思、同尘合汙的详细解释
同尘合汙的解释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明 李贽 《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词语分解
- 同尘的解释 .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魏源 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於万物无所异矣。” 三国 魏 曹植 《帝尧赞》:“克平 共工 ,万国同尘
- 汙的解释 汙 ū 同“污”。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同尘合汙"为现代汉语中较罕见的异形词形式,其标准写法应为"同流合污"。该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经后世演化定型为四字成语。以下是其词典学解析:
一、词义解析
核心语义指随波逐流地参与恶劣行径,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
- 行为层面:主动或被动地与恶势力共同作恶(《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 精神层面:放弃原则立场,屈从于不良环境(《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华书局)
二、语素溯源
• "同流"语素源自《楚辞·渔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喻指清浊之辨
• "合污"语素可追溯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三、语义演变
该成语在历时语义发展中呈现价值评判的强化趋势:
- 宋代以前:中性描述随俗而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明清时期:转为贬义,特指附恶行为(《红楼梦》第34回用例)
- 现代用法:完全指向道德批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四、使用规范
《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版)明确"污"为规范字形,建议写作"同流合污"。在正式文本中当避免使用"同尘合汙"等非标准变体。
网络扩展解释
“同尘合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指行为与流俗之人相同,与污浊的世道相合,常形容人随波逐流、放弃原则,与不良环境或人物同流合污。
详细解释
- 字词解析
- “同”指与某人或事物一致;“尘”象征世俗的污垢;“合”表示结合;“污”指不洁净的环境或行为。整体强调个体主动或被动融入负面环境。
- 语境用法
多用于贬义,描述人因妥协而丧失操守。例如:“他本有理想,却在职场中逐渐同尘合污。”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如“同尘合污的行为终将被唾弃”。
出处与示例
- 文献出处:最早见于明代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 近义词:同流合污(区别在于“同尘”更侧重与世俗污浊相合,而“同流”泛指与坏人坏事为伍)。
使用注意
- 发音:注意“合”读作“hé”,而非多音字“gě”。
- 适用场景:多用于批评性语境,如评价个人品德滑坡或社会现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等专业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鳌图拜亲百无一用鳖令鄙拙裁料超进怠弃典书定刑废黜飞寄蜚凶流尸風風勢格物大馆寡姊贵本蛊媚国车古气皓皜佷悖回军火生莲铰链狡险记迹救月剧烦宽赦阆伉鸾弦乱行马溜船茅盈面床磨切泥娃娃破觚斲雕捊取轻财好士驱鷄肉嘟嘟鋭旅上气不接下气上务山阴客声利场十八重地狱士臣松骨缩地补天天王堂无伤大体象尺香港纸笑不可支效率霞张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