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辰的意思、参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辰的解释

(1).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吾不覩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 宋 秦观 《别贾耘老》诗:“翳我与君素参辰,孰为一见同天伦。”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惜别》:“天涯咫尺参辰,眼前难别意中人。”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余与 乔生 周餘 夏 肄,参辰阻絶,寥落於江云岭树之间。”参见“ 参商 ”。

(2).泛指星辰。 汉 苏武 《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唐 孟云卿 《悲哉行》:“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白日参辰现,北斗迴南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参辰(shēn ché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概念,后引申为对立、隔绝或难以相见的象征。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本义:星宿指代

  1. 参星与辰星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猎户座主要亮星),“辰”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天蝎座主星)。二者因在天球上的位置相对(参宿西升时心宿东落),永不同时出现于夜空,故被古人视为天然的对立符号。

    来源:《汉语大词典》“参辰”条引《左传·昭公元年》典故;《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星宿释义。


二、引申义:对立与隔绝

  1. 比喻互不相容

    因参、辰二星永不相见,引申形容事物彼此排斥或立场对立,如“势同参辰”。

    来源:《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引申义项;《辞源》(修订本)“参商”条关联释义。

  2. 象征分离难聚

    常用于形容亲友、爱人因故隔绝难以重逢,如古诗“参辰各异路,后会永无因”。

    来源:《全唐诗》用例分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化义项。


三、文化典故与成语

  1. “参商”典故

    典出《左传·昭公元年》,高辛氏二子不睦,被分派主管参、辰二星,后世以“参商”喻兄弟不睦或人事疏隔,与“参辰”意涵相通。

    来源:《十三经注疏·左传》;《中国典故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成语“参辰卯酉”

    卯时为晨,酉时为暮,与参、辰的时空对立叠加,强化彼此矛盾、势不两立之意。

    来源:《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成例解析。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见于书面语及文学创作,如:

来源: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外研社)天文类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参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ēn chén,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指参星与辰星
    参星位于西方,辰星(又称商星)位于东方。由于两者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不同,永不相见,故常被用来比喻彼此隔绝或对立。例如:

    • 《法言·学行》提到:“吾不覩参辰之相比也”,强调两星无法共存。
    • 元代戏曲《墙头马上》用“参辰日月不交接”形容夫妻离散。
  2. 泛指星辰
    在部分语境中,如汉代苏武的诗句“参辰皆已没”,此处“参辰”代指所有星辰,表达时间流逝。


二、引申用法


三、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于文学、历史或特定成语中。若需表达“对立隔绝”,可用更通俗的“水火不容”“天各一方”等替代。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查字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拜服边幅摒絶冰销雾散草圣柴毁谗妾称庆创思荡掉丁则恶运丰屋之戒枌榆松楸斧资管句汉分濩泚徽派缄素戒惧积货九逝鸠占句度莱芜狼嗥鬼叫两兼良民吏吏课李鵶儿乱蓬蓬芒粟盘养陪斗疲庸釺焊清细弃壤七舆逡迍日月不居三寿山樊牲镬双钩宋椠唐巾腾踏驮鸟挽弓威摄庑金污淖五色陆离涎邓邓咸皆闲接经验涎皮涎脸鞋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