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亭亭玉立的意思、亭亭玉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亭亭玉立的解释

[slim and graceful;tall and erect] 指身材修长美丽或花木细长挺拔。亦作“玉立亭亭”

详细解释

形容花木主干挺拔或美人的身材修长。 元 无名氏 《醉高歌带喜春来·咏玉簪花》曲:“禁苑中试看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琱轩外。”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有女名 憨园 ,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巴金 《家》二三:“尤其可爱的是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比他妻子 沉氏 的短胖的身子好看多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亭亭玉立"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姿态挺拔秀美。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姿态挺拔优美

    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匀称,或花木、山峰等形态高耸直立且优美动人。其中“亭亭”指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如玉石般洁净挺拔。该词强调形态的挺拔与气质的高洁。

  2. 动态与静态兼具的美感

    既可用于静态描写(如少女伫立、荷花初绽),也可隐含动态的轻盈感(如《浮生六记》中“亭亭似欲凌波而去”)。


二、语义演变与权威解析

  1. 字源考据

    • 亭亭:源自汉代张衡《西京赋》“状亭亭以苕苕”,形容楼阁高耸。
    • 玉立:见于《北齐书·徐之才传》“白云初见,便有玉立之姿”,喻品格高洁。

      二者结合后,由物理高度延伸至风姿仪态的审美范畴。

  2. 权威词典定义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汉语大词典》:

    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匀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三、文学经典用例

  1. 人物描写

    《聊斋志异·聂小倩》:“亭亭玉立,幽姿秀色,殆无其伦。” ——突出人物清丽脱俗的气质。

  2. 自然景物

    朱自清《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亭亭玉立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赋予荷花拟人化的优雅形象。


四、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

  1. 美学价值

    该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玉”的推崇(象征纯洁、坚韧)与对“亭亭”形态的欣赏,形成兼具外形与神韵的审美标准。

  2. 适用对象扩展

    除形容女性外,现代汉语中亦可修饰:

    • 植物:如竹、松、百合;
    • 建筑:如塔楼、雕塑;
    • 抽象事物:如“亭亭玉立的理想”(比喻崇高独立的精神)。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含古典文学用例)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亭亭玉立”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女子身材修长秀丽、姿态优雅端庄,或形容花木、建筑等形体挺拔美丽。其中: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特点

四、语言对比

五、经典例句

(注:更多历史用例可参考《北齐书》《浮生六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板巾班期卑躬砭熨称咏雠寇窜附窜据颠懂独舞二叶发祥干局鬼侯寒禁赫咺话文灰身纪纲脊肋金镳玉辔静闲机要秘书局骥看家戏袴腿狼牙棒老惫亮瞪瞪炼石补天利齿能牙领会流杂隆崇鹿羹曼啸蟊蜮明晃晃南陌频留千椿祛痰山橘烧焚失水水龙吟水容思患预防探监贪庸挑动頽鬟王守仁违衆温骊霞床想头显设霞腮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