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守仁的意思、王守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守仁的解释

王守仁(1472-1529) :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人称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 * 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提出“知行合一”说。教育方法上强调言传身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他的学说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析:

一、生平与成就

  1. 仕途与军功
    王守仁为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南赣巡抚等职。他平定南赣匪乱、宁王朱宸濠叛乱,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其军事才能被评价为“神出鬼没”,甚至被百姓奉若神明。

  2. 学术地位
    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孔孟朱王”,被誉为“真三不朽”人物(立德、立功、立言)。


二、哲学思想与学派

  1. 心学核心主张

    • 心即理: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人的本心是认知世界的根源。
    • 致良知:主张通过内省发掘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良知),而非朱熹提倡的“格物穷理”。
    • 知行合一:反对空谈理论,认为知与行应统一于实践。
  2. 学派影响
    创“阳明学派”(姚江学派),思想传播至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成为东亚近代启蒙思潮的重要源头。


三、著作与文化遗产

  1. 主要著作
    《传习录》《大学问》系统阐述心学理论,《王文成公全书》收录其诗文、奏疏等,文章兼具哲理与文学价值。

  2. 书法造诣
    擅长行草,作品如《七言绝句》等,风格俊逸洒脱,体现其“知行合一”的艺术观。


四、评价与争议

王守仁的学说虽被批评为“空谈心性”,但其打破程朱理学僵化框架,强调主体能动性,对后世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有深远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思想细节,可参考《传习录》原文或权威研究论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王守仁的意思

《王守仁》是一个名字,指的是明代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1472年-1528年)。

拆分部首和笔画

《王守仁》的部首是"玉",总笔画数为10。

来源

《王守仁》是根据王守仁这位历史人物的名字而来。王守仁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繁体

《王守仁》的繁体字为「王守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守」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常见的古写形式为「寿」。

例句

王守仁是明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组词

王守仁并没有常见的组词,因为它是一个人名。

近义词

没有特定的近义词可以与王守仁对应,因为它是一个人名、专有名词。

反义词

同样,王守仁也没有反义词,因为它是一个人名、专有名词。

别人正在浏览...

哀敬帮差被服本初子午线崩波闭殓不干事残冬腊月常路成荫撮哄打地铺答赋丹桂当阳鞮译独自箇方面官够交情古定刀谷禄赫戯何至于此后天黄颔恢特溷肴夥贼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急案徼妙结欵接续径路寄远看觑犒军乐极则悲椋子木怜伤临水楼台流愬鲤子镂尘茂绪袅袅仆陈前腔七绝倾盖如故青精稻凄序扫晴妇矢室塌架头市无愧辞五色气相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