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灰身的意思、灰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灰身的解释

犹言粉身碎骨。 三国 魏 曹植 《改封陈王谢表》:“茅土既优,爵赏必重,非臣虚浅所宜奉受,非臣灰身所能报答。”《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使义诚著于所天,玄风扇于九壤,殉命灰身,陨越慷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灰身”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基本释义

“灰身”指肉身化为灰烬的状态,常与死亡、毁灭相关联。据《汉语大词典》解释,“灰”象征消逝,“身”指躯体,组合后表示生命终结后的物质形态变化。该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以“成灰”暗喻生命终结。

二、佛教术语中的特殊含义

在佛教典籍中,“灰身”指修行者通过火化达到无余涅槃的状态,肉身灭尽而脱离轮回。《佛学大辞典》记载,佛陀入灭后以荼毗(火葬)示现“灰身”相,象征断除烦恼、超越生死。此概念与“灰身灭智”相关联,强调舍弃肉身与执念的终极解脱。

三、文学引申用法

部分诗词以“灰身”表达消沉或自我牺牲之意。如《全唐诗》收录的悼亡诗中,诗人用“灰身未肯忘家国”暗喻即使生命消逝仍心系故土,赋予词汇悲壮的情感色彩。

(注:因权威词典网站无公开查询接口,本文参考来源为《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灰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灰身”原意为粉身碎骨,常用于比喻不惜牺牲生命的极端状态。该词在古汉语中多用于表达忠诚、报恩或自我奉献的决心()。


二、古文例证

  1. 曹植《改封陈王谢表》
    文中提到:“非臣灰身所能报答”,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回报恩典的决心()。
  2.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记载“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体现臣子为效忠君主甘愿牺牲的信念()。

三、佛教术语

在佛教语境中,“灰身”与“泯智”连用(灰身泯智),指小乘修行者通过灭除身心执念,达到涅槃境界。例如:“阿罗汉需灰身泯智,从空出假,证得无余依涅槃”()。


四、文学比喻

现代文学中,“灰身”可引申为身心俱疲、绝望或自我消解的状态。例如:“心如槁木死灰,身如不系之舟”()。


“灰身”的用法需结合语境:

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三国志》《曹植集》等古籍,或佛教经典中的相关表述。

别人正在浏览...

爱莫能助百日青板障豹文鞯卑陬不可收拾褫革持戈试马丑羯岱泰大有殿罚抵饰东塾顿顽挂累观音粉古装寒川花瓣画荻教子解嘲静悟齌怒进往绝对值口疮口干舌焦琅玕兰陵王老着脸皮莅民貍沙历物闵怜磨罗木工内隐啮杀宁许槃操偏忧评本评产辟小锹镢军七搭八啓迪穷鄙穹窿券契忍无可忍认祖归宗荣衰升天汤液头饰畏逼萧墙之祸细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