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称咏的意思、称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称咏的解释

称赞。《北史·李彪传》:“始 彪 奇 志 及婕妤,特加器爱,公私坐集,必自称咏,由是为 孝文 所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称咏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称”与“咏”组合而成,多用于古代文献,意为称赞、歌颂。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语言(尤其是诗文)表达对人或事物的赞美与颂扬。以下从释义、用法及文化背景分述:


一、释义与词源

  1. “称”:本义为“衡量”“述说”,引申为“赞扬”。《说文解字》释:“称,铨也”,段玉裁注:“铨者,衡也”,后衍生出“称扬”之义(《古代汉语词典》第158页)。
  2. “咏”:指以诗歌或韵文形式吟诵、抒发情感。《说文解字》:“咏,歌也”,如《诗经·关雎》“咏之不足,故嗟叹之”。
  3. “称咏”合成:结合二者,强调以言辞(尤指诗文)公开颂扬,如《后汉书·文苑传》载文人“称咏圣德,铺陈王道”。

二、用法特点


三、文化内涵

“称咏”承载儒家“美教化”传统,如《文心雕龙·颂赞》言:“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古代文人通过称咏传递道德理想,如杜甫《北征》“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即隐含对治世的称咏。其使用需符合“雅正”文风,避免浮夸(《文心雕龙·夸饰》)。


参见: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8卷,第109页。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58、1023页。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文心雕龙译注》,周振甫,中华书局,1986年。

网络扩展解释

“称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称赞、歌颂。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称咏”由“称”(称赞)和“咏”(歌颂、吟唱)组合而成,表示对人物、事物的赞美和颂扬。例如《北史·李彪传》中提到李彪因常“称咏”他人而被孝文帝器重。


二、词源与用法

  1. 构词解析

    • 称:意为赞扬、认可,如“称叹”“称许”。
    • 咏:原指吟唱诗歌,后引申为通过文字或语言表达赞美,如“咏史”“咏怀”。
      两字结合后,既有口头称赞,也有文学化歌颂的意味。
  2. 古籍例证
    《北史·李彪传》中记载:“公私坐集,必自称咏”,指李彪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主动表达对他人的赞赏。


三、文学中的应用

宋代文人作品中常见此词。例如:


四、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称咏”,但在描述古典文学或历史人物时仍可见,多用于强调兼具赞扬与传颂的双重含义。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诗词用例,可参考《北史》《欧阳修文集》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傲纵百侣宝塔诗本誓便签毕扈不乏先例超乘朝奉持禄养交从中渔利地阁对掌犯斗芳序浮疏改恶向善改正甘言美语干植郭泰船哈巴滑塌精光壶天日月家难胶清经济特区矜衒禁障剂子寇先狂闹冷冷连驾裂眦嚼齿骊肩麦食马鞯弭乱牧场配送鹏天朴鄙辟胁秋毫见捐让叙软叽叽射士矢口狡赖霜路束缩四驰棠棃亡家犬辋口违畔违志藓驳贤祠箫台